ID: 24334918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1782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时空定位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 (1)明清赋税制度 ①明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亩税、人头税和役银合并折银征收 ②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2)明清时期,伴随新航路开辟,新的农作物输入中国(玉米、甘薯) 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也促成了人口快速增长 (3)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清朝百姓 (一)发展 2、手工业 (1)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2)私(民)营手工业兴盛 注:我国古代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模式为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和官营手工业占主导,但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3)明朝出现五彩瓷;清朝出现珐琅彩和粉彩 五彩瓷 珐琅彩 粉彩 3、商业(商品经济发达) (1)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形成了以银为主钱为辅的货币体系,也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导致了商业资本集聚,出现了大商帮(晋商、徽商、潮商) (2)形成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市镇(苏州、汉口镇、佛山镇) 晋商平遥古城 晋商贸易路线 茶 盐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1)标志及特征:雇佣劳动关系、手工工场 (2)出现行业及地区:首先在江南的棉纺织业出现,后又扩展 (3)影响: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压倒性优势 (4)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 ②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③大地主和商人将资金更多投入土地,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明朝手工工场 乔家大院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二)局限 ①传统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还占据压倒性优势。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局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当清朝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时,西方世界早已踏上探寻新航路和殖民扩张之途。 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局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思想领域变化的原因 当按照士、农、工、商的职业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社会开始流动以后,知识分子们也无法继续安于此前的作用……朱子学要求的禁欲,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 ———【日】上田信《海与帝国》 ①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白银撬动了中国社会,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②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2.明清士大夫新思想 王守仁: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良知也者。 致良知 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 知行合一 李 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肯定人的物质欲望 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 批评君主专制 黄宗羲: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 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工商皆本 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反对专制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反对专制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陆王心学 明朝沿袭元朝制度,仍然尊奉程朱理学。但是当时理学家的思想以单纯叙述为主,创新很少,学术空气沉闷。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是明朝中期的王守仁。 王守仁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一是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