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四大区域与其对应的民风民俗正确的一组是 A.“绿色中国”—那达慕大会 B.“黄色中国”—端午节赛龙舟 C.“金色中国”—泼水节 D.“银色中国”—迎宾客献哈达 4.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经济联系密切,,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珠江三角洲担任的角色是 A.前店———产品销售 B.前店———产品制造 C.后厂———产品销售 D.后厂———产品制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据此完成5-7题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有利因素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河面海的地理位置 7.“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运输 8.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9.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其味道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干旱、低温 C.高寒、日照时间长 D.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10.限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1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持续发展 12.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为 A.汾河谷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C.黄河谷地 D.河套平原 13.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夏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夏季风、气温 二、综合题(共24分) 14.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先后调研时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图2为黄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分) 黄河发源于 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 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泥沙主要来自于①②③④中的 河段。 因为该河段流经 高原。 (3)请简要分析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简要谈谈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治理的基本措施。 15.读图3回答问题(16分)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 洋 C: 海峡 山峰:B 城市:① ② (2)台湾岛地理位置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属于 地震带。 图3 图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