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6511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26张ppt)

日期:2025-11-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72212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高中,26张,交融,文化交流,哲学
  • cover
(课件网) 提到“长安”,你会想到什么?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长安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 2.文化交融的意义及要求。 3.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政治认同:明确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认同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意识,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01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02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融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总议题: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01 议学情境一: 议一议: 1.思考西安与中亚的文化交流有何重要作用?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各国文化交流? 当地时间6月21日晚,作为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的“新华·长安之夜”文化交流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 活动现场设立了丝路文化市集。市集包含迎宾击鼓、唐服体验、互动游戏、茯茶茶艺、特色文创、书法表演等板块,通过展示西安非遗文化、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等,让与会嘉宾沉浸式感受大唐风韵,深度领略西安城市魅力,进一步增进西安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人类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1.文化交流的意义: ≠唯一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态度: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文化交流的要求: 【知识拓展】: 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文化怎样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靠什么传播):大众传媒(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注意: 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就是在文化交流上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有弊。 在文化交流中要吸收和借鉴各国有益文化,同时坚决抵制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 3.文化交流≠减少文化多样性。 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化多样性为单一性。 4.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 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导或引领世界文化。 “长安之夜”下的文化交融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02 议学情境二: 议一议: 从盛唐长安的文化交融现象看,为什么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交流互鉴? 盛唐时期,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枢纽,成为世界文明交汇的中心。来自波斯帝国的商人带来琉璃器与葡萄酒酿造技艺,粟特工匠将祆教艺术融入金银器锻造,西域乐师在宫廷教坊传授胡旋舞技法,印度僧侣通过佛经翻译将般若思想与中国哲学交融。 这种跨文化的深度互动催生了唐三彩独特的釉色体系、融合胡汉风格的建筑形制,更推动佛教完成本土化蜕变形成禅宗。长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证明:任何伟大的文化成就都是民族智慧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结晶。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