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7583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模拟卷02[测试范围:1-2单元][原卷+答案+试题分析]

日期:2025-11-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5812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答案,原卷,单元,范围,测试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02 科 学 (测试范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秋),第1-2单元)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A A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A A A B A B 1.A 圭表用于测量正午时分的日影长度,此时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数据最准确。早晚太阳位置低,影子长且变化大,测量不合理。同一地点能确保数据可比性。故选A。 2.C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通常会用一些物品来模拟地球、太阳等天体以及相关的现象。贴有地点标记的同学看到红色纸片,这里红色纸片代表的是日出等黎明来临的标志,也就意味着该同学所代表的地点迎来了黎明。故选C。 3.B 地球内部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题目要求从里到外的顺序,选项B符合这一结构。选项A顺序颠倒,选项C地幔与地核位置错误。故选B。 4.B A. 生物细胞的形态确实多种多样,但“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这一说法不够严谨。例如,不同生物的同类细胞(如肌肉细胞)可能在形态上相似。因此A选项描述存在不准确,但并非完全错误。 B.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如动物、植物)都由细胞组成,因此‘所有生物体都不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说法完全错误。 C. 叶肉细胞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含有叶绿体,这一描述正确。 故选B。 5.A 仿生学中,人类通过模仿生物的结构或功能来创造工具。苍蝇的触角具有感知气味的器官,能够灵敏地检测气味分子。“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的功能是分析气味,因此模仿的是苍蝇的触角。B选项“鼻子”不符合昆虫的生理结构,苍蝇没有鼻子;C选项“复眼”与视觉相关,与气味无关;D选项“口器”用于进食,与气味检测无关。故选A。 6.A 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能用放大镜观察的是蚜虫的身体特征。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花粉颗粒都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选A。 7.D A.桂花树四季常绿,不会在秋天出现落叶飘飘,冬天也依然是绿叶状态,不符合“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的特点。 B.香樟树也是常绿树种,终年常绿,枝叶不会在秋冬季节有明显的落叶变化,不符合题目描述。 C.水杉虽然是落叶乔木,但它的叶片相对较小且呈线形,春季发芽时不像题目描述的“小绿点枝”那样形象,其特征与题目整体描述不太契合。 D.银杏春天长出嫩绿的新叶,像是小绿点缀在枝头;夏天树叶变得茂密翠绿;秋天叶片逐渐变黄,然后纷纷飘落;冬天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头,完全符合“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的特点。 故选D。 8.C 植物开花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花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开放,主要与光照有关。例如,有些花在光照充足的白天开放,而有些则在光照较弱的傍晚或夜晚开放。光照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物钟,从而决定开花时间。温度虽然影响植物生长,但一天内温度变化通常不如光照明显;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直接导致开花时间差异的主因。故选C。 9.A A.地球四季变化主要由地轴倾斜和公转引起,与日地距离变化无关。表格显示一月初地球距太阳最近,但此时北半球为冬季,说明距离远近并非季节成因,故A正确。 B.一月初地球距太阳最近,但此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故B错误。 C.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存在近距点和远距点,故C错误。 故选A。 10.A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选项A的图示呈现出地球处于中心位置,其他天体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