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77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70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疆维吾尔,答案,试卷,历史,考试,期中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美国1787年宪法生效前,邦联政府无强制征税权,各州自行发行货币,州际贸易壁垒重重,经济发展受阻。宪法生效后,联邦政府获得征税权、调控州际贸易等权力,统一货币发行,各州贸易纠纷大幅减少。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 )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B.消除了各州的自主权力 C.奠定了两党制政治基础 D.维护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2.唐初“边将不久任,多擢文臣,岁末还朝”。玄宗时期,边将多授节度使,兼领数镇,权倾一方。这一调整反映了唐中期( ) A.内重外轻格局确立 B.中央选官制度变革 C.地方治理隐患加深 D.军事改革成效显著 3.在希腊古典时代,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比如有打猎、绘画、作诗、听音乐等,但更多地集中在公共生活方面,如在市政广场上参加集会、宴饮、庆典,或者观看戏剧和体育比赛等。材料所述状况有助于( ) A.减少寡头政治的影响 B.巩固城邦制度的基础 C.强化公民大会的作用 D.扩大城邦民主的范围 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统治者”。下面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民国初期,某政治派别主张:“内阁须由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总统发布的一切命令须经内阁副署方能生效,总统仅为国家象征,不直接干预行政。”这一主旨旨在( ) A.适应新中国发展的需要 B.为巩固抗日战线 C.实现三权分立 D.防范总统专权以维护共和 6.“王安石变法推行‘青苗法’,规定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青苗法”的实施( ) 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增加了官府的财政收入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D.杜绝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 7.据统计,1978年全国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到198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B.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8.下图左为上海博物馆藏汉代“扬州刺史”封泥,右为长沙走马楼西汉简(局部)。其中汉简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六条内容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等)。”据此可知,设置刺史制度的核心意图是( ) A.取代郡守执掌行政 B.根除诸侯割据隐患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地方行政层级 9.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两党政治,但由于两党轮流执政,所以任何一党得势后都会在官僚体系中排除异己,甚至还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这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在于( ) A.阻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B.严重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C.改变了资产阶级政权性质 D.迟滞工业革命发展进程 10.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对干部实行科学的分类,建立并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2005年,逐步形成了涵盖公务员录用、晋升、奖惩等较为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框架。这一过程( ) A.体现公职人员择优录取范围不断扩大 B.适应了国家经济和政治发展需要 C.表明干部廉政建设开始进入法治轨道 D.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 11.钱穆认为:“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钱穆意在说明,科举制( ) A.废除后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