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8710012598400附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学段 高中 版本章节 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3 Diverse Cultures 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掌握苗侗文化核心词汇(如 lusheng “芦笙”、drum tower “鼓楼”、sour fish soup “酸汤鱼”),听懂 Justin 与 Wu Yue 关于贵州苗侗文化的对话并抓取关键信息(如芦笙 3000 年历史、肇兴侗寨 Zhaoxing),运用 “惊讶(Wow!)、提问(Do you know...?)、赞同(That's a good guess.)” 等功能表达构建相关英语对话。 2. 文化意识:了解苗侗民族风俗(“拦门酒” Block the way Drink、长桌宴 Long-table Banquet)、艺术(侗族大歌 the Grand Song of the Dong People、芦笙舞 Lusheng Dance)及建筑(风雨桥 wind and rain bridge、鼓楼),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独特性,理解中华文化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传播意识。 3. 思维品质:通过预测听力内容、分析对话功能表达,提升信息推断与整合能力;结合文化场景(如银饰价格、侗寨景点)梳理信息逻辑,形成有条理的表达思路。 4. 学习能力:借助视频观看、听力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掌握 “抓取听力关键信息、模仿对话表达” 的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文化卡片,主动探索并整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苗侗文化核心词汇与表达的理解及运用(如 lusheng, the Grand Song of the Dong People); 2. 听力中关键信息(数字 “3000 years”、专有名词 “Zhaoxing”“Wu Yue”)的抓取技巧; 3. 围绕 “贵州苗侗文化” 构建英语对话,正确使用 “惊讶、提问、赞同” 等功能表达。 教学难点 1. 听力中少数民族专有名词(如 Lusheng, Zhaoxing)的发音识别与拼写; 2. 结合文化场景(如描述银饰价格、侗族大歌特点)灵活运用英语表达,避免 “中式英语”; 3. 小组汇报中,将苗侗文化信息有条理地转化为连贯的英语表述。 ? ? 学情分析 ? 1. 语言基础:高一学生具备基本英语听说能力,能听懂日常对话,但对 “少数民族文化” 相关专有名词(如 lusheng, drum tower)接触少,听力易因词汇陌生卡顿;口语表达时,缺乏 “文化描述类” 句型(如 “I'm impressed by...”, “It is famous for...”)。 2. 文化认知:对 “贵州”“少数民族” 有初步印象(如知道苗族银饰、侗族大歌),但对 “拦门酒” 意义、鼓楼功能等细节了解不足,需借助课件视频、图片补充背景。 3. 学习特点:喜欢互动性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但部分学生因担心发音或表达错误,口语参与度较低,需通过对话支架降低表达压力。 ? 教学准备 素材准备: 1. 视频: CGTN 贵州苗侗文化短视频(含芦笙演奏、侗寨建筑、侗族大歌); 2. 文化卡片:含 “Ethnic Group, Food, Festivals, Architecture” 等板块,及苗侗文化示例卡片; 3. 词汇清单:苗侗文化核心词汇 ? ?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新设计(含AI应用) 一、热身导入(5 分钟)? 1. 激活学生对贵州的背景认知; 2. 引出苗侗民族文化主题; 3. 明确本节课学习方向 ? ? ? ? ? ? 1. 展示课件中 “贵州特色元素” 图片(FAST 天眼、中国酒都等),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Guizhou?”,引导学生简要回答; 2. 播放 CGTN 苗侗文化短视频(含芦笙演奏、银饰、侗寨建筑画面),暂停关键帧提问:“Find out the two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the video”“What interesting things do you see?”; 3. 总结学生回答,提炼 “Miao(苗)”“Dong(侗)” 核心民族,明确本节课主题 ———Talk about Miao and Dong Cultures in Guizhou” ? 1. 从课件熟悉的贵州元素切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