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48分。 1.西汉时,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如发现郡国守相执行公务有不法行为,需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州刺史)奏二千石长吏(郡守)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这说明汉代的刺史制度( ) A.实现了地方吏治清明 B.旨在改变地方权力结构 C.完善了地方区划制度 D.利于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2.为防五代弊政,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的思路加强集权。其间,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 A.科举制的发展推动宴请对象的变化 B.宴请对象的变化导致了冗官冗费 C.崇文抑武的政治变革基本方向 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3.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道,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是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这说明西欧( ) A.完整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庄园经济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C.封建领主拥有较大权力 D.基督教会势力大于世俗王权 4.1928年,胡汉民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他认为,国民政府是受国民党的付托而总揽治权的,如果民权不能训练成功、宪政的政府不能产生,它的治权便不能随便交给人民……人民一不可不真实守法,二不可不诚心受训练,三不可任意捣乱现政府,否则,宪政的实现便会遥遥无期。这一观点( ) A.凸显了国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B.折射出国民政府坚持独裁统治 C.强调循序渐进地推进三民主义 D.意在提高国人的思想政治觉悟 5.据记载,罗马帝国不仅在地方组织健全的地区开展人口和财产普查,而且在莱茵河、多瑙河边疆的一些欠发达地区,针对散居在此的日耳曼人各部落不断分化、迁移、重组等情况,通过委派部落酋长、军团军官等灵活形式,实现人口和财产普查的全面覆盖。罗马帝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 A.为税收提供基本依据 B.优化地区人口结构 C.扩大罗马法的影响力 D.调整社会经济政策 6.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辞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体现了( ) A.总统享有宪法规定的官员任免权 B.文官制度缺失导致官员更替混乱 C.党派斗争影响官员任免 D.联邦政府通过人事权加强行政权威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章开沅指出,1912年3月至4月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多次绕开国务员副署程序发布命令,临时参议院虽有抗议却未能有效制止。这一现象( ) A.说明《临时约法》背离了民主共和原则 B.反映出制度设计与现实执行的脱节 C.证明袁世凯已完全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说明临时参议院已丧失监督职能 8.汉文帝曾说:“道民之路,在于务本联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朝统治者降低田租征收率是为了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C.减少国家流民的产生 D.践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9.图1所示为某学者对唐代身世可考的近400名宰相的社会出身的分类统计情况,图2所示为按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