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市初中课改联盟第一子联盟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考场试卷序号 2.全卷共两道大题,总分70分; (由监考填写) 3.所有试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时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 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 人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A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历史老师为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为大家准备了趣味对联小游戏。最适合填入下 面对联划线处的是 横批:贞观之治 A.国富民强文教昌 上联:政通人和,居安思危惜民力 B.开疆拓土启开元 下联:大唐华彩, C.励精图治登鼎盛 D.修建运河泽万代 3.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 ·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 基础。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 A.在分裂中孕育着统 B.政权更迭频繁 C统治残暴与政治腐败 D,社会动荡不安 4某同学在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时,绘制了如图四幅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 确的是 辽 金 西夏 西夏 金 元 北宋 南宋 南宋 北宋 B C D 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5.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希望编写史书以便皇帝借鉴历史,改进政治:宋神宗阅后赐该书名 《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编写完成后被“立于学官,与六籍并行”,成 为一部君臣士人必修的教科书。这表明该书 A.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B.以史为鉴帮助统治者巩固统治 C.记述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是中国史学发展史的最高成就 6.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下列属于朱熹观点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心是万物的主宰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抨击佛家,主张复兴儒学 7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 官综合所议作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种做法的直接作用是 A.避免行省长官专权 B提高官员素质 C.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D.提高行政效率 8.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 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 宋代蹴鞠铜镜 元代舞蹈陶俑 A发达的城市商业 B.繁荣的中外交流 C.先进的农业技术 D.丰富的娱乐生活 9.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和 “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有自己的言论,不 得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 A.开创科举制度 B.推行重文轻武 C.实行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0.明清时期,商人、小吏、市井游民等经常成为小说戏剧的主人公,如《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各 路好汉一羊马贩子出身的锦毛虎燕顺、渔民出身的阮氏三雄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百姓地位的普遍提高 B.文学艺术趋于大众化 C.作者喜欢创作小人物 D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 11.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娇或为本民族发展作出杰出贡 献的人物。如果我国“民族英雄”的概念指的是中华民族,下列人物属于我国民族英雄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寇淮 D.戚继光 1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推动力,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 的斗争,下列哪一农民斗争推翻了当时的封建王朝 A.黄巢起义 B.梁山泊起义 C.李自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