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177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时教学课件(共2份打包)

日期:2025-11-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7617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认识,统编,打包,2份,教学课件,课时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懂得立足实践、获取真知、提升素养。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刻认同,学会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看待生活中的事例和现象。 一、认识与实践 1. 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能动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初级  高 级  现象  本质  表象  推理  依赖  渗透  包含  2. 实践及其特点 提醒:区分实践的特点与意识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性  科学实验  主观  社 会历史  直接现实  提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张富清、屠呦呦(女)等八人“共和国勋章”。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威胁人类生命,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团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问题探究】 1. 分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②科研团队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 2. 结合情境和所学知识,说明疟疾新疗法的发现是如何体现实践特点的。 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科研团队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取得成功。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科研团队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青蒿素的发现是科研团队全体成员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完成的。 【知识探究】 1. 认识的两种反映形式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 别 内涵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概念、判断和推理 水平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联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