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41260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课时教学课件(共3份打包)
日期:2025-11-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0823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把握
,
规律
,
世界
,
打包
,
3份
,
教学课件
(
课件网
)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征及方法论要求。2.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周围 之间 整体 3. 联系的客观性 转移 实践 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固有 真实 4. 联系的多样性 提醒: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多种多样 认识 条件 转移 提示:联系是普遍的,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提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提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六度空间理论又叫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一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件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问题探究】 1. 六度空间理论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答案:六度空间理论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原理。 2.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吗? 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知识探究】 1. 如何全面理解联系及其普遍性 (1)多角度理解联系 ①从本质上看:联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从结果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会引起相关事物、要素的变化和发展。 ③从范围上看: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判断某一具体联系究竟是事物之间的,还是事物内部的,关键在于把谁看成是一个事物。 (2)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只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但并非联系都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有些联系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思维拓展] 逆全球化也叫“去全球化”,逆全球化一般发生在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之时,因为经济不景气往往会激发出激烈的民粹主义情绪,使他们更倾向于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设置种种新的限制和关卡,以优先维护自己的私利。这违背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2.区分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区别 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联系 通过人类实践建 立起来的联系 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基础,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要求 都具有客观性,因此都应从其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随意无视 3.如何全面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不能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11-2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11-20)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11-20)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11-20)
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025-11-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