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404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时教学课件(共3份打包)

日期:2025-11-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8401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化,统编,继承,打包,3份,教学课件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2.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创造性转化 转化  内涵  形式  2. 创新性发展 【澄清易错】  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提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内涵  完善  ×    讲述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本草中华》第二季,被网友点赞称“拍出了本草文化的文艺范儿”,是现代年轻人了解中华本草文化的窗口。其创作团队走进山水草木中,探寻寻常本草背后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细微的镜头揭示“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的深刻内涵。其中六集节目标题为《轻重》《进退》《黑白》《刚柔》《新陈》《甘苦》,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纪录片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其中讲述了一棵银杏树和古老村落三千年生死相依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们看到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充分传递了古老文化背后的情感魅力,成为引发现代人情感共鸣的引擎动力,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的独特时代精神,贯彻了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问题探究】 1. 结合材料说明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途径。 答案: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 《本草中华》第二季是“现代年轻人了解中华本草文化的窗口”,这对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有何启示? 答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知识探究】 比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 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改造传统文化,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联系 都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在传统戏曲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青春版《牡丹亭》在尽量保留原剧本中的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从视觉、听觉、舞美等方面下功夫,用青春的演员演绎青春的爱情故事,让大批年轻观众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这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应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文化传播形式的创造性转化,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创作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②错误。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式、手段有很多,利用现代科技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但不等于利用现代科技就能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④错误。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②巩固了大运河文化在浙江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B ③实现了大运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