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612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65739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大一统,王朝,巩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7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十六岁继位,在位五十四年。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京城和边邑)廪庾(粮仓)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 平准书》 刘邦 (在位8年) 汉文帝刘恒 (在位23年) 汉景帝刘启 (在位16年) 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对汉武帝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汉武帝继位后真的“国家无事”吗?为此他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 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自秦朝建立以后,“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汉武帝 汉朝巩固 秦朝确立 秦始皇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危及国家统一 西汉初期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武帝之忧 郡国制(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西汉初期分封的诸侯国 450万 850万 15个 39个 相关史事: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 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楚汉之争 封异姓王(功臣7个)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文帝 景帝 诸侯王“出入拟与天子” “不听天子诏书” 武帝 前202年始 铲除异姓王,封同姓王9个 高祖 诸侯国地盘占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 晁错:《削藩策》 七国之乱 平定 七国之乱 王国问题 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危及国家统一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武帝之忧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武帝之策 ⑴解决王国问题: 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侯不过十余里。 材料: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①采纳主父偃建议,实施“推恩令”。 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侯王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何处? 以相对缓和的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王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 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效果?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武帝之策 ②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叛乱。(酎(zhòu)金削爵除国) 作用 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大一统 ⑴解决王国问题: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武帝之忧 西汉初期政治上还面临什么问题?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依附王公贵族,危及国家统一。 地方官员徇私枉法。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译:(豪强地主)操控财富、骄奢放纵,甚至兼并土地结党营私,倚仗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 ] ———《史记·平准书》 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译:(地方)高级官员不遵守诏令,不遵循旧有典章,背弃公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剥削百姓,非法敛财,作奸犯科。] ———《汉仪》 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 武帝之策 主父偃说上曰 :“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从之,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茂陵:武帝陵墓,毗邻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