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793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奇妙的七巧板》表格式教学设计(3课时)

日期:2025-11-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614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奇妙的七巧板,实践,活动
  • cover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二)年级 单元名称 奇妙的七巧板 单元课时数 3 设计者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平面图形,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的有关特征,体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会用简单图形拼图。学业要求:会用简单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主动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并与他人交流,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能亲自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在老师的协助下拼一拼、说一说,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好奇心,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提示:综合与实践活动要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主题活动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学业质量描述: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并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操作、游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与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图)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画、围、折、剪等活动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感知了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且进行了图形的拼组活动 。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和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不断培养和提高。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制作七巧板的过程,认识七巧板,描述七巧板的特征和形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掌握拼图方法,且能按要求拼出学过的图形,创造性地拼出有趣的图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能根据所拼图案讲故事,提高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七巧板。用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有趣的图案。难点:用七巧板拼有趣的图案并结合所拼图案讲一个故事。 单元作业设计 把了解的七巧板知识、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和讲出的故事做成数学小报。用几副七巧板拼不同的有趣图形。把拼成的有趣图形设计并粘贴在小报纸上,辅助其它图案成为一副情景画。结合情景画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并写在小报纸上。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 )年级 课时名称 认识七巧板 第 (1)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经历看一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自己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研究七巧板中每块板的形状和大小,感受图形的特征与联系,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七巧板每块板之间的关系。难点:从研究图形的角度认识七巧板的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一:了解七巧板的由来活动: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引出七巧板。说说从七巧板三个字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说说七巧板可以怎样玩。任务二:制作七巧板活动:观察七巧板,有什么发现?说一说。照样子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剪一剪,制作七巧板。任务三:认识七巧板活动1:比一比。活动2:拼一拼,组一组。 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七巧板三个字中包含的信息。学生能否认真观察,看出七块板的形状且踊跃表达,积极交流。 会不会照样子折、涂、画、剪,自己制作一副七巧板。 板书设计: 认 识 七 巧 板 5个 1个 3种形状 1个 分层作业:基础巩固 给爸爸妈妈讲讲七巧板的故事。能力提升 边动手拼边给爸爸妈妈介绍七巧板的七块板。三、思维拓展 用七巧板自由拼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