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48分。 1.唐代,中书令领旨写“敕”后,下属的诸位中书舍人各自拟撰。中书令或侍郎从中选择一稿,稍加修改便成为正式诏书。呈送皇帝画一个“敕”字,便成为皇帝的命令即“敕”。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避免了决策上的失误 C.表明中书省成为三省之首 D.提升了行政的规范性 2.汉武帝时期,内朝由大将军、尚书令、侍中或尚书令兼领尚书事主持集议;外朝由君主制诏,丞相御史因事遵旨召集廷臣议事。参加廷议的人,依讨论问题性质各有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由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汉武帝时期的这一制度设计( ) A.为提高国家统治效能创造了条件 B.意在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 C.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 D.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4.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中正官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虽有任命权,却必须根据中正官的评定来授官,不得擅自做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的官员 B.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公正 C.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 D.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5.1906年,陆军部奏请统辖全国新军后,仍允许地方督抚保留编练权;1907年,陆军部在二十六镇新军编练方案中明确了“凡督练各疆臣,于该省应设之镇依限编足”的规定。1910年,军谘处令陆军部督促各督抚迅速编练新兵。材料反映出当时( ) A.西式练兵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B.清廷统治秩序趋于稳定 C.军事改革推动新旧势力合流 D.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6.下表反映了1980至2008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据此可知( ) A.国家政策调整影响社会产业结构变动 B.国有企业数量减少源于经济体制改革 C.私营比重上升反映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 D.私营总额的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动 7.有学者在研究王安石变法时,特选取了以下三则史料。下列结论中,最符合该学者核心意图的是( ) 史料内容 来源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 司马光(北宋)《与王介甫书》 熙宁(宋神宗年号),王安石为相,变易旧法,始者不以为意,迨其既成,宪令如织,举天下莫非其法。 李焘(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梁启超《王荆公》 A.历史事实的考辨须运用多种史料 B.后世史家的评价往往能超越时代局限性 C.变法的评价受评价者的立场影响 D.历史真相的还原需要依赖官方正史记载 8.如图是一张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下列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巨额面值说明存在严重通货膨胀 B.抗日战争是造成严重通胀的重要原因 C.金圆券由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 D.金圆券失信使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9.民国初期,某政治派别主张:“内阁须由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总统发布的一切命令须经内阁副署方能生效,总统仅为国家象征,不直接干预行政。”这一主旨旨在( ) A.适应新中国发展的需要 B.为巩固抗日战线 C.实现三权分立 D.防范总统专权以维护共和 10.1938年,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首批发行的北海币(与法币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