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2414

【新教材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2 血液循环(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949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导学案,循环,血液,5.13.2,上册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3.2 血液循环(导学案)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活动,说出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血液流动的路径和在毛细血管网处发生的物质交换。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实例的结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 1.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2.毛细血管结构及血流特点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学习难点】 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2.利用血液循环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 和 所组成的管网中循环流动,形成 。血液循环包括 和 。 2.体循环又称 ,即 收缩时,由左心室射出的血液注入 ,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的 ,再流入 ,最后经 流回 。 3.肺循环又称 ,即 收缩时,由右心室射出的血液注入 ,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 ,再流入 ,最后经 流回 。 4.通过血液循环,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 、肺吸收的 和人体分泌的 运输到全身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血液又运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 ,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5.毛细血管分布 ,管壁 ,管内血流速度 ,因此,由许多毛细血管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就成为了血液与组织细胞、肺泡与血液进行 的场所。 6.血液经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原本 、呈 的 随着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就会转变成 、呈 的 ,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激素等也会进入组织细胞,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则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7.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 ,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与肺泡进行物质交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就成为了含氧丰富的 。 体循环和肺循环 1.什么是血液循环? 2.血液循环路径可以分为哪两个循环? 3.体循环的路径是什么?开始位置和最终结束位置是什么? 4.肺循环的路径是什么?开始位置和最终结束位置是什么? 二、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现象 讨论:1.不同血管血液流动分别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的特点会有利于物质交换? 3.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 思考: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肺部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以致用:治疗新冠肺炎时,从患者上臂静脉输入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次到达肺部需依次经过的路径是什么呢?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1.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甲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2.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深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②是小静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3.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动脉、静脉、心脏里都有瓣膜 C.心脏的左边都是动脉血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4.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 A.肺动脉与主动脉 B.肺静脉与肺动脉 C.主动脉与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与肺动脉 5.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后进入血液,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病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