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学业水平评估 八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 2025年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之年。班级拟开展主题为 “拥抱数智生活感受时代脉搏”的科技文化节,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帮忙 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表达对科技与文化的理解,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在信息时代,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将驱动社会以锐不可①当挡)之势快速向前 发展。在追求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的征程中,多少位科技工作者②(耽殚)精竭虑,艰 苦奋斗。探索前沿科技,需将精力聚焦于未知,大胆突破传统思维的禁细。传承文化承载 着我们历史的辉煌成就,需要今天的我们去追溯往昔的文明脉络,搭建与当代人的沟通桥 梁,避免陷入僵化的传承误区。当你全身心投入其中,往往会茅塞顿开,用新思路、新灵感 助力科技攀高,为文化发展增彩。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承载() 顿开茅塞()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小组成员梳理了我国人工智能(A)的发展史,请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丰富而又曲折。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国人工智能的孕 育探索期,前期受苏联批判人工智能与国际关系的影响发展受阻,后期在生物控制和模式 识别领域起步。20世纪80年代艰难开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相关项目纳入国家计划, 首部人工智能专著出版。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因国际上人工智能发展遇挫,国内 陷入低谷,不过仍坚持人工神经网络等基础研究。其后至2010年稳步前行,人工智能在智 能安防等行业初现应用成果,科研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至今,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突破, 人工智能迎来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接连不断,产业繁荣兴盛,在智能制造、智慈城市等诸多 领域大显身手。 孕育探索期 艰难开局 (2) 稳步前行 (4) 20世纪50年代 (1) 20世纪90年代至 (3) 2010年至今 至70年代 21世纪初 第1页共8页 3.下面是小文同学拟写的一段校园新闻报道,请为他修改。 10月20日下午,A.八(1)班开展了《拥抱数智生活感受时代脉搏》主题活动。B.本 次活动不但会场布置独县具文化特色,并且环节设计紧扣主题。同学们为了本次活动能顺利 开展,都积极地建言献策,参与热情高涨。C.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1)A处画线句中有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改为 (2)B处画线句有语府,应改为: (3)C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4.小组成员为本次科技文化节活动写了一段小结,请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机器只有芯,人类却有心。中国的美是王维笔下奇美壮丽的边 塞景象:“① ② 。”(《使至塞上》);中国的美是崔颢口中吟 咏的生机勃勃的江畔胜景:“③ ,④ 。”(《黄鹤楼》):中国的 美是白居易描述的早春水云相连的湖面景象:“⑤ ,⑥ 。”(《线 塘湖春行》)。在中国的美景好物中,我们可以体悟松柏坚贞之德:岂不罹凝寒? ⑦ 。[刘桢《赠从弟》(其二)];可以学会鄙弃名利、崇尚自然 “⑧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这些复杂的思想和独特的阅读 体验,今天的人工智能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 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 ①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②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 ③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④从而鲜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