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2708

2.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1591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1.★说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马哲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和意义是什么? 复习提问 3.★★★马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理论成果,各自细节知识? 哲学一般知识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的起源 1.本义:追求智慧的学问 2.产生: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 起源: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什么? 为什么?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何者为本原? 2.有没有同一性? 1.实践中无法回避;2.贯穿哲学发展始终,不同回答决定哲学的性质。 1.唯物主义(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历史唯物)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3.两个对子 马哲的历史使命 马哲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马哲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实践观点是马哲的核心观点。首次实现科学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哲独特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思想+邓、三、科、习。 研究问题 科学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一般到个别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课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之哲学部分框架体系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 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 与价值选择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 主要讲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 2.1 世界的物质性 主观世界(精神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意识 是物质的 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 本框题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 客观世界(物质世界)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01 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p17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 反对“上帝创世说”和“神创论”。 【方法论】 顺从×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性) (可知性) (唯一特性)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1.物质 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P18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比较 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