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3039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时练习题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557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答案,作业,练习题,课时,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时练习题作业 一、选择题 1.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时大的诸侯国数十城连在一起、纵横千里,时常违抗中央政令。面对这种状况,汉武帝( )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刺史制度 C.铸造五铢钱 D.实行盐铁官营 2.两汉中央政府规定:没有虎符,诸侯王不得擅自发兵,也不得擅自封官或赦免死罪,不得私自在王国内煮盐、冶铁;诸侯王还必须得定期入朝、定期返回封地。上述规定旨在(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加强对经济的管理 C.防止诸侯势力膨胀 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3.西汉时期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是( ) A.铁犁 B.曲辕犁 C.翻车 D.耧车 4.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措施是( ) A.重视人才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设立刺史 D.削弱封国势力 5.“诸侯王的支庶(嫡子以外的旁支)多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依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材料描述的是汉武帝推行( ) A.郡县制 B.推恩令 C.盐铁官营 D.郡国并行 6.汉武帝与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为其观点和文采所折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发展成为汉王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请问该指导思想是指( ) A.推恩诸侯 B.盐铁专卖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7.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选项中,该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推恩令”—汉武帝 B.发展生产—汉景帝 C.以德化民—汉文帝 D.建立西汉—汉高祖 8.广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合作探究时,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其中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建立刺史制度 C.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D.统一调配物资 9.如图是霍去病墓石雕《马踏匈奴》,拙朴、粗犷的石刻和汉代的雄视八方、气吞万里的社会精神契合。在哪一战役中霍去病和卫青打败匈奴,迫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 A.河西战役 B.巨鹿之战 C.漠北战役 D.马陵之战 10.“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据此可知( ) A.“推恩令”的推行可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推恩令”的推行可以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C.“推恩令”的推行可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D.使西汉王朝的疆域达到鼎盛时期 11.汉武帝时,诸侯王所据领地疆域广大,平时骄奢淫逸,一旦出现政治动荡,就会成为威胁朝廷的力量,而直接削减封地,易引发叛乱。汉武帝为解决此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建立刺史制度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12.下列为《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人口和辖郡对比表》。为改变这一状况,西汉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450万 850万 15 郡 39郡 A.颁布“推恩令” B.设立刺史 C.平抑物价 D.北击匈奴 13.“秦皇汉武”是对中国历史做出突出贡献的皇帝。其中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和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 C.便利了各地交通往来 D.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 14.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了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邸,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由他说出,便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 A.蒙恬 B.张角 C.项羽 D.霍去病 15.如图示意图中①处的历史人物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霍去病 D.光武帝 16.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的是( )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施了“推恩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