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3840

12.4欧姆定律-课件-2025-2026学年2024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课件(32页PPT)

日期:2025-11-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30005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4,物理,PPT,32页,教学课件,全册
  • cover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标题:12.4 欧姆定律 学科与年级: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能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及变形公式(U=IR、R=U/I),明确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求电流、电压、电阻),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了解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能结合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培养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 幻灯片 3:课程引入 情境回顾与提问: 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变阻器,知道改变电阻可调节电路电流;之前还了解到,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情境:如图所示,电路中串联电源、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或更换电源改变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 核心疑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究竟与电压、电阻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了这一规律 ——— 欧姆定律。 幻灯片 4:实验探究 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阻不变) 实验目的:探究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 R 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U,测量对应的电流 I)。 实验器材:电源(可调电压,如 3V、6V)、开关、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R=10Ω)、滑动变阻器(20Ω 2A)、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画出串联电路(电源→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测 R 两端电压)。 实验步骤: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阻值(保护电路)。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1V,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 I?,填入表格。 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使电压表示数为 2V、3V,分别记录对应电流 I?、I?。 断开开关,整理数据,计算每次 I 与 U 的比值(I/U)。 实验数据记录: | 实验次数 | 定值电阻 R(Ω)| 电阻两端电压 U(V)| 电路电流 I(A)|I/U(A/V)| |--|--|--|--|--| |1|10|1|0.1|0.1| |2|10|2|0.2|0.1| |3|10|3|0.3|0.1| 实验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U 增大几倍,I 也增大几倍,I/U 比值不变,等于 1/R)。 幻灯片 5:实验探究 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 实验目的:探究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两端电压 U 不变,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R,测量对应的电流 I)。 实验器材:电源(6V)、开关、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不同阻值定值电阻(R?=5Ω、R?=10Ω、R?=15Ω)、滑动变阻器(20Ω 2A)、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同探究 1(电压表仍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实验步骤: 接入定值电阻 R?=5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2V,记录电流 I?。 断开开关,更换为 R?=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仍为 2V),记录电流 I?。 重复步骤 2,更换为 R?=15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为 2V,记录电流 I?。 整理数据,计算每次 I 与 R 的乘积(I×R)。 实验数据记录: | 实验次数 | 电阻两端电压 U(V)| 定值电阻 R(Ω)| 电路电流 I(A)|I×R(V)| |--|--|--|--|--| |1|2|5|0.4|2| |2|2|10|0.2|2| |3|2|15|≈0.13|2| 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R 增大几倍,I 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I×R 比值不变,等于 U)。 幻灯片 6:欧姆定律的内容与公式 定律总结:综合两个实验结论,得出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适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