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3966

1.2快与慢-课件-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教学课件(41页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3768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理,PPT,41页,教学课件,全册,八年级
  • cover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2 快与慢 副标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授课教师:[你的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目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 ———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生活中的速度应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哪些物体运动得更快? 图片展示:猎豹追捕羚羊、高铁飞驰、运动员赛跑、蜗牛爬行的对比图片。 提问引导:生活中我们常说 “这个物体运动得快,那个物体运动得慢”,你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比如,怎样比较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的运动快慢?怎样比较高铁和汽车的运动快慢? 幻灯片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 相同时间比路程 实例分析: 学校运动会上,100 米短跑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跑,10 秒后,甲运动员跑了 80 米,乙运动员跑了 75 米,谁跑得更快? 公路上,两辆汽车同时行驶 1 小时,甲车行驶了 100 千米,乙车行驶了 80 千米,哪辆车运动得更快? 结论:当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得越快。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比较方法之一,比如赛跑比赛中,观众通过观察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跑过的路程判断快慢。 幻灯片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二)——— 相同路程比时间 实例分析: 从学校到市中心,距离为 5 千米,骑自行车需要 30 分钟,坐公交车需要 15 分钟,哪种交通工具运动得更快? 两名运动员都跑了 200 米,甲用了 25 秒,乙用了 23 秒,谁的速度更快? 结论:当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比如体育比赛中,裁判通过测量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判断名次,时间短的运动员获胜。 幻灯片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三)———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问题提出: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同,该如何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比如,甲物体 2 小时行驶 120 千米,乙物体 3 小时行驶 150 千米,谁运动得更快? 方法推导:计算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甲物体 1 小时行驶 60 千米,乙物体 1 小时行驶 50 千米,因此甲物体运动得更快。 总结:为了更准确、统一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 “速度” 这一物理量,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幻灯片 7:速度的定义、公式与单位 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v)= 路程(s)/ 时间(t),即 v = s/t。其中,s 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v 表示速度。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路程单位为米(m),时间单位为秒(s),因此速度单位为米 / 秒(m/s),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 / 小时(km/h),读作 “千米每小时”。 单位换算:1 m/s = 3.6 km/h(例如,10 m/s = 36 km/h,54 km/h = 15 m/s)。 幻灯片 8:速度单位的应用与常见物体的速度 图片展示:限速路标(如 “限速 60 km/h”)、汽车仪表盘(显示实时速度,单位 km/h)、运动员速度数据(如短跑运动员速度约 10 m/s)的图片。 常见速度举例: 人步行速度:约 1.1~1.5 m/s(4~5.4 km/h) 自行车速度:约 5~10 m/s(18~36 km/h) 高铁速度:约 300 km/h(约 83.3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340 m/s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 m/s(最快的速度) 幻灯片 9: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形式。 特点: 运动轨迹是直线; 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实例与图像: 实例: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速度行驶的汽车、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忽略空气阻力时)。 图像:展示 “路程 - 时间” 图像(s-t 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是一条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