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4040

6.1.2力的描述-课件-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教学课件(37页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9863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1.2,物理,PPT,37页,教学课件,全册
  • cover
(课件网) 6.1.2 力的描述 一、课程导入:从 “初步认知” 到 “精准描述” (一)情境回顾与提问 知识衔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定义、作用效果和三要素,知道可以用力的示意图初步描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推桌子的力)。但在精准分析物理问题时(如判断物体在多个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仅用示意图可能不够精确 ——— 如何更规范、更准确地描述力呢? 案例引发思考:展示两个场景 ———用 5N 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同时用 3N 的力水平向左拉木箱;②用 10N 的力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拉小车。提问:“这两个场景中,力的描述需要补充哪些细节?如何用图形和文字清晰呈现力的所有关键信息?” 导入目标:通过复杂力的场景,引出本节课核心 ——— 深化力的描述方法,掌握力的图示绘制、文字描述规范,以及多个力作用时的描述技巧,为后续力的合成与分析奠定基础。 二、知识点 1:力的图示 ——— 更精准的图形描述 (一)力的图示与示意图的区别 上节课学习的 “力的示意图” 侧重 “直观示意”,线段长度仅大致表示力的大小,无需严格按比例;而 “力的图示” 侧重 “精准量化”,需严格按照标度绘制,线段长度与力的大小成精确比例,能更准确地反映力的三要素。 对比维度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核心用途 直观展示力的三要素,适用于简单场景 精准量化力的大小,适用于需要精确分析的场景(如力的合成) 标度要求 可省略标度,线段长度大致表示大小 必须明确标度,线段长度严格按标度比例绘制 精度要求 低,无需精确测量线段长度 高,需用刻度尺测量线段长度,确保与力的大小成比例 (二)力的图示绘制步骤(以 “用 8N 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 为例) 确定研究对象与作用点: 明确受力物体(小车),在小车的受力点(如绳子与小车的连接点)画一个 “ ”,作为力的作用点。 设定并标注标度: 根据力的大小选择合适标度(标度需为力的约数,方便计算),如 “1cm 代表 2N”,在图的空白处标注标度(例:“标度:1cm = 2N”),标度线段需画直,并标注对应的力的大小。 绘制力的线段: 从作用点出发,沿力的方向(水平向右)画线段,根据标度计算线段长度:8N ÷ 2N/cm = 4cm,用刻度尺精确画出 4cm 长的线段(线段末端需超出箭头,保证箭头在末端)。 标注箭头与力的信息: 在线段末端画一个实心箭头,箭头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水平向右),箭头长度不超过线段长度的 1/3; 在线段旁(或箭头旁)标注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如 “F = 8N”,若需区分力的类型,可标注力的名称(如 “拉力 F = 8N”)。 (三)典型案例:绘制斜向力的图示(“用 10N 的力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斜向上拉木块”) 步骤补充: 除常规步骤外,需用量角器在作用点处画出水平方向的辅助线,再沿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的方向画力的线段,确保角度精准。 注意事项: 辅助线用虚线绘制,不影响力的图示主体; 角度测量以常见方向(水平、竖直)为基准,确保力的方向描述准确。 三、知识点 2:力的文字描述 ——— 规范的语言表达 (一)文字描述的核心要素 完整的力的文字描述需包含 “受力物体”“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必要时)”“力的类型(必要时)” 五个要素,缺一不可,避免歧义。 (二)不同场景的文字描述示例 单一力作用场景: 正确描述:“水平向右的 10N 拉力作用在木箱的右侧把手处”(包含受力物体 “木箱”、大小 “10N”、方向 “水平向右”、作用点 “右侧把手”、类型 “拉力”); 错误描述:“用 10N 的力拉木箱”(未说明方向和作用点,无法准确判断力的效果)。 多个力作用场景: 场景:“用 5N 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左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