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电势差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无关. 2.理解等势面的定义,掌握等势面的特点. 科学思维 1.电势差类比高度差,等势面类比等高线,体现类比的科学方法. 2.通过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推导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培养严谨的推理习惯. 一、对电势差的理解 教材认知 引入 仔细观察下列两图,回答各问题. 甲 乙 (1)甲图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1)零高度的选取不一样,地面和楼顶的高度数值也不一样,但是地面和楼顶的高度差始终是一定的. (2)乙图中选D点为零电势点,A、B两点的电势差是多少?选C点为零电势点,A、B两点的电势差是多少? 提示:(2)以D点为零电势点,A、B两点的电势差为1 V. 以C点为零电势点,A、B两点的电势差仍为1 V. 【知识梳理】 电势 电压 φA -φB φB-φA 标量 高低 高 3.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拓展深化】 电势差与电势的比较 项目 电势φ 电势差U 区 别 定义 决定因素 由电场和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 由电场和场内两点位置决定 相对性 有,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无,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无关 联 系 数值关系 UAB=φA-φB,当φB=0时,UAB=φA 单位 相同,均是伏特(V),常用还有kV,mV等 标矢性 都是标量,但均具有正负 物理意义 均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典题讲练 [典例1] 如图所示,如果B板接地(取大地的电势为零,则与大地相连的导体的电势也为零),则A板电势为8 V,M点电势为6 V,N点电势为2 V. (1)求M、N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答案:(1)4 V 解析:(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φM-φN=4 V. (2)如果改为A板接地,B点的电势是多大?M、N两点的电势各是多大?M、N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答案:(2)-8 V -2 V -6 V 4 V 解析:(2)若A板接地,则根据UAB=φA-φB,得φB=-UAB=UBA=-8 V, M、N两点的电势,φM=UMA=-2 V,φN=UNA=-6 V,UMN=φM-φN=4 V. 名师点评 电势差的理解 (1)电势差反映了电场的能的性质,决定于电场本身,与试探电荷无关. (2)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电势的高低;UAB=-UBA,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3)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该点与零电势点之间的电势差. A. φA>φB>φC B. φA<φC<φB C. φA>φC>φB D. φC>φB>φA 解析:因为UAB=φA-φB=60 V>0,所以φA>φB,又UBC=φB-φC=-50 V<0,所以φB<φC,又UAC=UAB+UBC=60 V+(-50 V)=10 V>0,所以φA>φC,故φA>φC>φB,C正确. C A. A、B、C三点中电势最高的是A点 B. 若把带电荷量为-1.5×10-9 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1.875×10-7 J C. A、B之间的电势差为75 V D. B、C之间的电势差为-20 V BC 解析:WAB=qUAB=q(φA-φB)=1.5×10-7 J,WBC=qUBC=q(φB-φC)=-4×10-7 J,解得UAB=φA-φB=75 V,UBC=φB-φC=-200 V,设φB=0,则φA=75 V,φC=200 V,所以C点电势最高,A、D错误,C正确;UAC=UAB+UBC=75 V-200 V=-125 V,若将带电荷量为-1.5×10-9 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为W'AC=q'UAC=-1.5×10-9×(-125) J=1.875×10-7 J,B正确. 二、等势面(线)的理解与应用 教材认知 引入 (1)类比地图上的等高线,简述什么是等势面. 提示:(1)电场中的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当电荷从同一等势面上的A点沿等势面移到B点时,电荷的电势能是否变化?静电力做功情况如何? 提示:(2)电势能不发生变化;静电力不做功. 电势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