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44065
6.3来自地球的力-课件-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教学课件(46页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4436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科版
,
PPT
,
46页
,
教学课件
,
全册
,
八年级
(
课件网
) 6.3 来自地球的力 一、课程导入:生活中的 “下落” 现象 (一)情境观察与提问 实验演示与互动:在讲台上完成两个小实验 ———将一个苹果从手中松开,观察苹果的运动;②将一张纸片和一块橡皮同时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两者的下落差异。邀请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引导提问:“同学们,苹果松开后会向下落,橡皮比纸片下落得更快,这些现象都说明地球对物体有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什么力?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橡皮和纸片下落速度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 重力。” 导入目标:通过直观的下落实验,引发学生对地球引力的好奇,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核心内容 ——— 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应用,让学生建立 “地球对周围物体都有引力” 的认知。 二、知识点 1:重力的定义与产生原因 (一)重力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 “G” 表示。 关键词解析: “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如苹果、人、建筑物、月球等,月球也受到地球的重力,因此绕地球运动)。 “物体受到的力”: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而非物体对地球的力(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这是相互作用力,后续将学习),我们通常研究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二)重力的产生原因 源于 “万有引力”: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叫做万有引力。地球对物体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地球质量巨大,对周围物体的万有引力明显,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重力)。 生活实例:人站在地面上不会飘向空中,苹果成熟后会落向地面,扔出去的篮球最终会落回地面,都是因为物体受到地球的重力。 三、知识点 2:重力的方向 ——— 竖直向下 (一)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 1. 学生分组实验:用重垂线判断重力方向 实验器材:细线、带重物的小球(重锤)、量角器、斜面、水平桌面。 实验步骤: 将细线一端系住重锤,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或手拿着),制成 “重垂线”。 将重垂线靠近水平桌面,观察细线的方向 ——— 细线始终垂直于水平桌面,指向桌面下方。 将重垂线靠近斜面(斜面与水平桌面成 30° 角),观察细线的方向 ——— 细线仍竖直向下,与斜面不垂直,也不沿斜面方向。 用量角器测量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夹角为 0°,证明细线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指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方向,区别于 “垂直向下”——— 垂直向下是垂直于接触面,如斜面的垂直向下与竖直向下方向不同)。 (二)重力方向的应用 检查物体是否水平: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用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 ——— 若墙与重垂线平行,说明墙竖直;若不平行,需调整墙体,避免墙体倾斜。 木工师傅在制作桌子时,会用重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 将重垂线靠近桌面边缘,若桌面与重垂线垂直,说明桌面水平。 确定竖直方向: 指南针能确定水平方向(南北),重垂线能确定竖直方向(上下),两者结合可帮助人们在野外辨别方向和判断地形(如判断山坡的倾斜程度)。 四、知识点 3:重力的大小 ——— 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定量关系。 2.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程 0-5N,分度值 0.2N)、钩码(50g / 个,共 5 个,质量分别为 0.05kg、0.1kg、0.15kg、0.2kg、0.25kg)、实验数据记录表。 3.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操作内容 数据记录 1 测量 1 个钩码的质量 m (0.05kg),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起钩码,待静止后读取重力 G m =0.05kg,G =0.5N 2 依次增加钩码数量(2 个、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综合复习卷(原卷版 解析版)(2025-11-19)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模拟测试卷(原卷版 解析版)(2025-11-19)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单元专项巩固提升卷(原卷版 解析版)(2025-11-19)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培优测评卷(原卷版 解析版)(2025-11-19)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单元全优达标测评卷(原卷版 解析版)(2025-11-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