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4144

7.1.2 惯性-课件-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教学课件(26页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72460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1.2,惯性,-课件,-2025-2026,学年,2024
  • cover
(课件网) 7.1.2 惯性 一、课程导入:生活中的 “惯性” 现象 (一)情境体验与提问 实物互动与现象观察:在讲台上完成三个小实验 ———快速击打放在纸条上的鸡蛋,纸条飞出,鸡蛋落入下方水杯;②用尺子快速击打叠放在一起的棋子,最下方棋子飞出,上方棋子竖直下落;③乘车时,司机突然刹车,学生身体向前倾。邀请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纸条飞出后鸡蛋不会跟着飞?为什么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共同的物理规律?” 知识衔接:回顾上节课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提问:“物体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惯性’。那么,惯性到底是什么?所有物体都有惯性吗?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导入目标:通过直观的惯性实验,引发学生对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的好奇,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核心 ——— 理解惯性的定义、特性及应用,建立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联。 二、知识点 1:惯性的定义与本质 (一)惯性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关键词解析: “一切物体”:无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消失)。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包括两种情况 ———原来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运动;②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是力(不能说 “物体受到惯性” 或 “惯性力”,只能说 “物体具有惯性”)。 (二)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联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 “惯性定律”,它揭示了惯性的存在:物体之所以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而外力的作用,正是打破物体惯性、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刹车时,车受到阻力(外力)改变运动状态(从运动变为静止),但人的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因此会向前倾 ——— 这一现象既体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外力改变运动状态),也体现了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三、知识点 2:惯性的特性(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探究: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 实验设计思路 采用 “控制变量法”:改变物体的质量,保持其他条件(如撞击力、初始状态)相同,观察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难易程度,分析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 实验器材与操作 实验器材:两个质量不同的小车(甲车质量 100g,乙车质量 500g)、斜面(倾角约 30°)、木块(固定在水平面,用于阻挡小车)。 实验步骤: 实验次数 小车质量(g)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 100(甲车) 让甲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水平面的木块 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较短,甲车很快停止 甲车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被改变(撞击后很快停止) 2 500(乙车) 让乙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同一木块 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较长,乙车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才停止 乙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不容易被改变(撞击后仍能继续运动) 3. 实验结论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越强,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质量越小,惯性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例:推动一辆自行车比推动一辆汽车容易,是因为自行车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而汽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四、知识点 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分析(惯性的利用与防范) (一)惯性的利用(利用惯性为人类服务) 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