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6198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绥芬河市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099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期中,答案,图片,试卷,历史
    2025~202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历史答题卡 准考证号 学 校 [0][0J[0][0][0][0][0][0][0][0 [1[1]11[1]11[1]111 姓 名 [2][2][2][2][2][2][21[2][2][2 3][3[3)[3】[3][3」[3)[3」3」[3 贴条形码区域 [4][4J[4][4][4][4][4][4][4][4 班 级 [5JL5L51L51L5]L5]L51[5]L5」L5J [6][6][6)[6][6][6][6[6][6] [7][7][7J[7][7][7][7][7][7 [7 考 场 8[8][8][81[8][8][8[8][8 [ [9][9][9][9][9][9][9][9][9][9 注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 意 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事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项 4.保持卡而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被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白义四 缺考标记: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6[AJ[B][C][D] 11 [A][B][C][D] I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 [A][B][C][D] I8[A][B][C][D] 4C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CA][B][C][D] 10[A][B][c][D] 15 CA][6]CC][D] 20 [A][B][C][O] 21 CA][B]CC]CO] 26[A][B][C][D] 22[A][B][C][D] 27[A][B][C][D] 23 CA][8]CC][D] 28[A][B][C][D] 24[A][E][C][D] 29[A][B][C][D] 25[A][B][C][D] 30[A][B][C][D] 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31.(14分) (1)(8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历史第1页(共2页)26-T-145B2025~202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 不在王室”可知,西周借助血缘关系维护统治,故选B项。西周并未实现对诸侯国等的直接管控,故排除A 项;西周并没有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故排除D项。 2.A考查军机处。根据材料“对京师民间烟铺失火后的善后处理”“对地方宫福建汀州知府的任命”可知,这 是军机处处理地方政事的文书:“奏副”“奉旨”“知会”则体现了皇帝的意见,即军机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 传下达,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腐败,故排除B项;此时决策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放排除C项;D项说 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3.C考查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根据材料“迫使教皇承认法国国王对本国教士的征税权”可知,腓力四世获得 了对本国教士的征税权,这体现了世俗王权的强化趋势,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教会的精神独裁,故排除 A项:中古西欧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长期并立,放排除B项:整个中古时期法国都未形成议会君主制,故排除 D项。 4.A考查国民党一党专政。根据材料“国民党行“最高指导监督之责’,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执行委 员会为最高权力的决策机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监督国民党政府重大政务实施的机构”可知,《训政纲领 休现了国民党剥夺人民权利实行一党专政的实质,故选A项。《训政纲领》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三民主义的 精神,故排除B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而不是依法治国,放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放排除。 5.B考查维新变法。根据材料“(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 量其是非对错”“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强调孔子改制的重 要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