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7162

【新教材新课标】2.4.2 脊椎动物 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378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导学案,七年级,生物,新苏教,答案,2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2.4.2 脊椎动物(导学案)(第2课时) 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提升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观; 分析两栖类与爬行类的结构特征与生活环境,形成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命观念; 举例说出两栖类和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两栖类和爬行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两栖类适应两栖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爬行类适应陆地环境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一、两栖类 1.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它们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是繁殖过程不能离开水。两栖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它们的皮肤裸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大鲵、东方蝾螈等都属于两栖类。 2.有些两栖类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狭口蛙能挖土钻穴,取食白蚁等害虫。有些两栖类还可以药用,如蟾蜍的蟾酥经过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等作用。 二、爬行类 1.爬行类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用肺呼吸,体表一般被覆有保护作用的鳞片或甲。它们在陆地上产卵,卵壳坚硬,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玳瑁、多疣壁虎、扬子鳄、蟒蛇等都属于爬行类。 2.有些爬行类取食害虫,如蜥蜴取食多种农林害虫,壁虎取食蚊、蝇等。有些爬行类可以药用,如用蛇胆等中药材制成的蛇胆川贝液可以止咳。但是,有些爬行类(如眼镜蛇)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探究一:观察两栖类 代表动物———青蛙 (1)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 后肢 ) ( 前肢 ) ( 鼓膜 ) ( 眼睛 ) ( 鼻孔 ) (2)身体分部: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3)体色:保护色。 (4)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密布:毛细血管。 (5)呼吸: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6)四肢: 前肢:短小,可以支撑身体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2.其他两栖动物:大鲵、蝾螈、蟾蜍等 探究二:观察爬行类 代表动物———蜥蜴 (1)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 颈 ) ( 鳞片 ) ( 四肢 ) (2)身体分部:头部、颈、躯干、尾和四肢三部分 (3)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4)呼吸:用肺呼吸 (5)四肢:短小,跳跃能力较差,贴地面迅速爬行 2.其他爬行动物:鳄、龟、鳖、蛇等 1.蟾蜍和蝾螈的形态显著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两栖动物,共同的特征是( C ) A.成体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成体生活在水中,幼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2.乌梢蛇属于爬行动物;全身黑色;行动迅速;性情温顺,不咬人;常在农村房前屋后捕食老鼠。下列不属于乌梢蛇的特征的是( C ) A.乌梢蛇用肺呼吸 B.乌梢蛇身体表面覆盖鳞片 C.乌梢蛇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D.乌梢蛇在陆地上产卵,卵内营养丰富,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3.白唇树蜥,俗名箭鬃马,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蜥蜴”,身体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下列关于其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陆地上产卵 B.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D.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爬行动物是第一类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其不具有的特点是( D )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B.体内受精,卵生,有卵壳 C.能通过冬眠适应不良的外界环境 D.能够自主调节体温,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5.杭州亚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获得冠军后观众纷纷送上她特别喜爱的小乌龟玩偶。下列关于乌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