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7510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课件(共42张PPT+3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1-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32441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法律,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知识回顾 1.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 2.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诉讼时效为多久? 3.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是什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什么是过错推定侵权责任?什么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5.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有什么意义? 新课导入:言论自由有边界,口无遮拦易侵权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民事权利越界现象? 新课导入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权利越界的事例,并谈一谈你的认识。 跳广场舞,这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生命权健康权的表现。但一些老年人把广场舞的声音放得很大,或者占据公共场所,这就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侵犯公共利益,权利越界了 再如网购中,一些买家夸大商品瑕疵,恶意评价说是严重的质量问题的行为 还有通过跳楼威胁讨薪的行为……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主干知识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要恪守什么界限? 2.民法对名誉权的限制有哪些? 3.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有哪些? 4.相邻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些? 5.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6.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什么意义(作用)? 第一子目 民事权利有限制 以案说法 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①云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②我国民法典规定,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对商家的产品、服务进行评论,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只有消费者借机诽谤、诋毁并实际损害商家名誉的,方可认定侵害名誉权。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③本案中,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出差评。林某并无证据证明云某的一条差评已实际损害商家名誉。林某作为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批评本也应予以适度容忍。所以,云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权利的含义 P35一段 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要求 P35一段 (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要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规定了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原则 对点训练1 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将乙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  )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 c 【解析】A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乙要求索赔1万元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也不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A、B错误 C:乙的索赔行为本身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索赔1万元,显然超过了被子的价值,属于滥用权利,C正确. D:甲的行为虽属紧急避险,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D错误。故本题选C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3.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置不同的界限 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P35二段 第1025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