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7839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社会思品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51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期中,答案,试卷,法治,社会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社会学科期中测试试题卷 一、判断题(每题一分,共8分。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山顶洞人有一部分的磨制石器,所以属于新石器时代。( ) 2.西周采用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 3.商鞅变法能成功是因为顺应了社会向奴隶制转变的时代潮流。( ) 4.焚书坑儒和尊崇儒术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 5.西汉初年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 ) 6.我们要欣赏自己的长处,学会包容自己的不足。( ) 7.家就是有房子的地方。( ) 8.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学生无条件听从老师的话。( )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两分,共40分) 9. 如下是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的数量统计卡片。这充分说明了北京人遗址(  ) ◎40多个不同年龄的男女个体的人类化石 ◎100多种野兽化石 ◎10万余件石器 ◎用火遗迹丰富,最厚的灰烬层达6米 A. 发现时间较早 B. 出土遗存丰富 C. 分布范围广泛 D. 遗址规模庞大 10. 下表为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整理的资料。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资料1 《尚书》《诗经》《汉书》等都有“尧都平阳(临汾市西南一带)”的记载。 资料2 陶寺古城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大城套小城、小城有宫殿,城中有专门用于祭祀和观测天象的“神台”,正是文明社会成熟的表现,也符合作为“王都”的基本条件。 A. 古代典籍能够反映真实历史 B. 文献资料与考古研究相印证 C. 文献资料价值高于考古发现 D. 文献资料记载内容较为客观 11. 良渚考古发现证明:当时贵族、权贵控制着玉器等重要资源以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并出现了用来埋葬王和其他高等级权贵阶层的专门墓地,以及随葬高等级礼器的大型贵族墓葬。这说明当时(  ) A. 以玉随葬成为风尚 B.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C. 原始农业逐步兴起 D. 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12.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一些资料。下表中“   ———处应填写的是(  ) 探究主题:     ◇周王室东迁: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但王权未能振作。 ◇齐国称霸: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帜,利用王室号令诸侯。 ◇“嫡庶长幼相争”:周王室常出现庶孽之乱,宗法制度无法顺利执行。 ◇“假途灭虢”:晋国灭掉诸侯国虢(guó)国、虞国,东周王室失去重要辅佐力量。 A. 朝代更替 B. 诸侯争霸 C. 王室衰微 D. 兼并战争 13. 下图是战国时期的两件考古文物。据此可了解当时的(  ) A. 兵器铸造 B. 手工业发展 C. 农业生产 D. 变法的成效 14.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希望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各派论战辩驳,从而形成百家争鸣局面。这说的是百家争鸣(  ) A. 产生的时代背景 B. 各学派相互学习 C. 专注于学术研究 D. 瓦解了旧的制度 15.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有一卷《编年记》,记载了一个名叫“喜”的秦国基层官吏的生平大事。这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争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 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过程 D.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6.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匈奴南下 B.秦灭六国 C.秦的暴政 D.遇雨误期 17.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体现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以武立国 18.线索归纳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小英同学在学完“东汉的兴衰”一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七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