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8506

江苏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六)(含答案)

日期:2025-11-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712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语文,模拟,期中,学期,七年级
  • cover
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六) 总分: 100分 建议用时:120分钟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校学生会组织开展“我与经典文化”的主题活动,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读经典 学文化】 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8分) 自古以来,人们对青年时代充满着无限追忆,希jì 将这份纯真化作生命里的唯一、真实,书籍对于阅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场短暂或持续的青春之恋呢!世间万物皆似一首诗、一副画、一行文,成竹于胸,历历在目…… 阅读如青春之恋,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有几分zhí 着就会有几分希望。在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甲】永远是社会阅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本身就是一部朝气péng 勃、担当使命的大写之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年轻人不妨yì 气风发,与所爱之书来一场青春之恋,让品味书香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民阅读中成就【乙】之中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希(jì) ②(zhí) 着 ③朝气(péng) 勃 ④(yì) 气风发 (2)文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3)请在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句意完整,内容贴切。(2分) 【甲】 【乙】 2. 学校创建了“有朋自远方来”的公众号,但信息尚不完善,现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信息,请你完善以下信息。(5分) (1)下面是公众号的头像,请你解释选择该图为头像的理由。(2分) (2)下面是公众号“国学经典”栏目的内容,请你阅读,并写一写自己的认识,补充“小编有话”栏目。(3分)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且生活上有失检点,喜欢赌博。他的好友 诗人张籍并不因为韩愈才名远播,就对他姑息迁就,张籍一再给韩愈写信,直言不讳地劝告,终于使韩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幡然悔悟。韩愈从此以后把张籍当作至交。 3. 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句,使句子完整。(7分) 诗歌创作离不开作者的想象。想象让壮志灵动山水, “河流大野犹嫌束,(1) ”(《潼关》);想象让豪情连接宇宙,“(2)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想象让陆游在雨夜梦回沙场,“(3)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但想象不是空想,而是在学思结合中得到启迪,展开翅膀,如《论语》所说:(4)“ , ”(《〈论语〉十二章》);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丰富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放纵懈怠 轻薄浮躁,正如诸葛亮告诫儿子那样,(5)“ , ”(《诫子书》) 【读经典 促成长】 (一)整本书阅读。(5分) 4. 中国古典小说善于塑造人物,很多经典人物形象都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但从节选的片段中读到的形象往往不及阅读整本书之后的全面。请仿照示例,说一说读了整本书后对孙悟空“新”的认识。(3分)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给我的印象是调皮可爱 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后,我对鲁迅“新”的认识是正直倔强,热爱国家 我的理由是:他从“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中意识到中国人思想中的劣根性,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拯救国人的思想 5. 有同学研读《朝花夕拾》发现,作为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变换着叙述视角,有当时的懵懵懂懂,也有成年以后的回顾审视,对同一件事情或人物,两个“鲁迅”的认知和理解是不一样的 请选择下列篇目中的任意一篇,参考示例,结合内容,谈谈鲁迅当时和后来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示例:读 《<二十四孝图>》 我发现鲁迅当时很害怕自己家境不好父亲把他埋了,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很反感 成年以后的鲁迅回想起来,通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的批判,揭示了那个时代儿童可怜 悲惨的处境 《琐记》 《五猖会》 《父亲的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