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9647

18.1磁的奥秘 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9全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1686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1,奥秘,教学设计,物理,科版,全册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18.1磁的奥秘》教学设计 课题 1. 磁的奥秘 单元 17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磁及其相互作用》的开篇内容,主要介绍磁现象的基本知识,包括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以及地磁场等核心概念。教材从生活中的冰箱贴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磁体吸引铁屑的现象,进而引出“磁场”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并通过铁屑实验和磁感线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磁场分布与方向的形象认知。同时,教材结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渗透科技史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科学素养。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电动机等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022新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知道磁体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明确磁极的概念,了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理解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磁场发生,知道磁场方向的规定,能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同时,要了解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知道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学习目标(1)能认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能通过磁感线描述磁场,知道磁场的方向,知道地磁场;(3)能认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2.核心素养(1)能感受磁场的奇妙,能体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意义,能对我国指南针的发明感到自豪。(2)能感受磁场的奇妙,体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意义,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理性的态度。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铁、指南针)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解。他们往往认为“磁力”是一种直接接触的作用,难以接受“磁场”这种无形存在的概念。此外,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建模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磁感线这一假想曲线的理解容易产生误解,误以为其真实存在。因此,在教学中需借助直观实验(如铁屑分布)、动态演示和类比方法降低认知难度。同时,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初步了解,可通过“司南”的历史背景激发民族情感,提升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重点 1. 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2. 掌握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在描述磁场方向与强弱中的应用。 难点 1. 理解“磁场”作为一种特殊物质的存在形式,突破“必须接触才能有力作用”的认知误区。2. 正确构建磁感线的空间模型,区分其作为假想工具与实际存在的区别,避免误解。 材料准备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玻璃板、铁屑、小磁针若干、细绳、悬挂支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观看视频:冰箱贴从视频中可见,冰箱门贴不用胶水,不用吸盘,只要将冰箱贴放在冰箱门附近便能自动贴上。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力?这种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本节我们将学习与磁有关的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冰箱贴并思考 以贴近生活的冰箱贴为切入点,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认识磁现象1.磁的妙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里,用到磁的地方真是不胜枚举。(a)指南针 (b)磁浮列车(c) 银行卡2. 磁性与磁体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2)磁体:人们将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3)磁极: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4)南极与北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向南方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或S极;指向北方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或N极。拓展延伸按磁体的形状来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环形磁铁和针形磁体。按来源分: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天然磁体 人造磁体 按磁性保持的时间分:永磁体 软磁体永磁体 软磁体:硅钢片3.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