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1564

河北省石家庄市NT20名校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7668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联考,答案,PDF,试卷,历史
    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年级11月期中考试 历史(二) 参考答案 1.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畜牧业、制石工业、制 玉工业、制陶工业发达,社会分化、私有制、文字等已经出现”等可知,这属于新石器时代 遗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故选C项。元谋人遗址、北京人 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排除A、B两项;二里头属于夏代文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河北(冀)某些考古遗址的晚商遗存与殷墟遗存有一定 的关联,如基本一致、仅包括少量商因素等,这反映出早期文明交流存在地区差异,故选B 项。华夏认同观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南方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材 料无法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排除D项。 3.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反思商 朝灭亡教训,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与政治统治相结合,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 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春秋战国时期,封建政治制度萌芽并形成,排除D项。 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誓盟不信”“《吕氏春秋》”“巧谋并行,诈术递用” “亡国辱主愈众”等,说明这一时期为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加剧,故选A项。其余选项均与 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5.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燕北长城是经过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的长 城”“燕南长城(易水长城),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境内”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燕北长城 主要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燕南长城主要防备秦、赵等诸侯国,两道长城的防御对象不尽相 同,故选A项,排除D项。材料没有燕南长城体现民族之间隔阂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燕 国后来为秦国所灭,排除C项。 6.C【解析】题干材料中,诸侯称王,东西帝的出现,反映出宗法分封秩序完全被破坏,故C 项正确。A、D两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而不选;材料无法体现诸侯之间矛盾尖锐, 排除B项。 7.A【解析】材料都反映出,当时已经存在对“世官制”的不满,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至 秦末正是“世官制”逐步瓦解时期,这可用于说明时代变迁助推社会观念变化,故选A项。 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C、D两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8.D【解析】题干中,申不害强调君主通过“术”和威势的使用,使臣子不敢不竭尽全力去辅 佐君主,以此构筑君主臣奴的秩序,这契合了统治阶级意愿,故D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材 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9.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史职权的变化与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是政治关系变动的反映,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部门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内史并 不是监察官员,排除C项;材料没有地方经济管理权限扩大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0.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秦始皇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的具体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其封禅旨在彰显皇帝专制权威,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的完善,排除 A项;秦始皇奉行法家思想,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11.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法律和制度对原东方各国有歧视,这会激化社会矛盾,故 高一历史(二)第1页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年级11月期中考试 历史(二) 评分细则 36.(1)主要特点:以交通组织和文书驿传网作为保障;以公文传递作为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主要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6分) (2)发展之处: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 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在全国设立的驿站和急递铺及 相应的管理机构,构建起公文传递系统;朝廷非常重视公文传递系统建设,为此制定了一 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