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2435

【上好课】1 消息二则:变化的社会 永恒的价值(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37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价值,八年级,2024,统编,语文,教学设计
  • cover
第1课 变化的社会 永恒的价值———《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题材的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文章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3.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立场。 教学重点: 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题材的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把握文章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教学难点: 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立场。 任务一:阅读标题,认识“新闻” 任务二:阅读“消息”,认识结构 任务三:联系背景,感受“时效” 任务四:关注语言,体会“准确” 任务五:关注语言,揣摩情感 任务六:对比阅读,总结特点 任务七:模拟播报,读出味道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学校拟举行“新闻”阅读周活动。请同学们跟随新闻作品重回历史现场,触摸时代的脉搏。 探究新知 任务一:阅读标题,认识“新闻” 1.课本“活动·探究”的任务一是:新闻阅读,第一课的标题是《消息二则》,那么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消息”?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请同学们根据查阅资料所得说一说。 预设: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消息”作为一种常见的信息传播文体,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 (1)真实性。消息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不夸大、不歪曲,所有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都需经得起核实。 (2)时效性。强调“新”与“快”,追求第一时间报道事件,体现信息的即时价值。消息的时效性越强,越能吸引受众关注,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 (3)准确性。内容表述必须精准,包括数据、引语、背景等细节,避免模糊或错误信息,确保受众获取正确的信息导向。 小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是新闻的灵魂。 3.本单元的“新闻阅读”应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参阅教材第二页的讲解。 课件展示: 阅读本单元所选的新闻作品,了解其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在阅读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 人们常把“何 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有些新闻要素齐全,也有些新闻会侧重某些要素。阅读课文时,要梳理其中新闻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可以分条列举,也可以画图表。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本单元的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可以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各自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在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3)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新闻注重准确性,呈现客观事实,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阅读时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也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新闻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此外,还要养成经常浏览报刊、新闻类网站及新媒体平台的习惯,并试着用比较专业的视角去选择、阅读和思考。例如,通读一份报纸,看看它着重报道哪些新闻,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定位;搜集多个媒体的独家新闻,与同学讨论该怎样捕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件;对比阅读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想一想它们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各有什么不同;关注某一新闻事件,了解报纸、产播、电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各是怎样报道的,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