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3868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64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农村,答案,练习题,建立,革命根据地,作到
  • cover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B.重视政治教育 C.军事政治并重 D.重视军事理论 2.“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黄埔军校以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学生为办学宗旨 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忠于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3.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北伐军战斗力强大 4. 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5. 八一军旗(见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它的旗幅为红底,左上方缀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八一”两字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6.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7. 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 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开展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8.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9.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周恩来面对部队严重的减员,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像经历了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了树身和树根。”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 打败国民党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0.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1.朱德同志曾写过一首纪念遵义会议的诗:“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赞扬的历史人物是(  ) A.王明 B.周恩来 C.李德 D.毛泽东 12. “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这是《长征组歌》中的《告别》的部分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告别”的发生地是(  ) A.井冈山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遵义 D.南昌 13、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