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4106

1.1《氓》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15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二,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氓》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两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蚩蚩”形容氓的憨厚神态,为后文其变心形成鲜明对比 B.“抱布贸丝”以具体行为起兴,暗藏氓借贸易接近女主人公的目的 C.仅交代男女相遇的场景,未体现情感倾向,开篇平淡无张力 D.“匪来贸丝”直接点破氓的真实意图,为后文爱情发展埋下伏笔 2.下列对《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两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桑叶沃若”喻女主人公青春貌美,“鸠食桑葚”喻男子沉迷爱情 B.运用比兴手法,既描绘自然景象,又警示女子不可沉溺爱情,情感含蓄 C.仅侧重景物描写,与婚姻悲剧的核心主题无关,属于多余笔墨 D.语言直白浅陋,无深层内涵,仅为诗歌增添韵律感 3.下列对《氓》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事完整:按“相遇—相恋—成婚—变心—决裂”脉络展开,情节连贯 B.情感鲜明:从最初的甜蜜憧憬到后期的悲愤决绝,情感层次丰富 C.对比强烈:氓的“蚩蚩”与“暴矣”、女主人公的“沃若”与“黄陨”形成对照 D.以景结情:结尾“亦已焉哉”以景收束,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共鸣 4.下列对《氓》情感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露男子“始乱终弃”的卑劣行径,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B.抒发女主人公从热恋到决裂的情感历程,体现女性自主意识觉醒 C.仅讲述个人婚姻悲剧,未涉及对爱情与婚姻的普遍反思,格局狭小 D.反映先秦时期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5.下列对《氓》与其他《诗经》婚恋诗关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关雎》相比,均涉及爱情主题,但《氓》更侧重婚姻现实与悲剧 B.与《静女》一样,善用细节描写展现情感,但《氓》的情感更复杂沉郁 C.继承《诗经》“赋比兴”传统,以比兴手法强化情感表达与主题呈现 D.仅关注个人情感纠葛,与《诗经》中“反映社会现实”的核心特质无关联 6.下列对《氓》中“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四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接控诉男子的变心与不专一,情感强烈,态度决绝 B.“不爽”凸显女主人公的忠贞,与男子的“二三其德”形成对比 C.仅表达对男子的怨恨,未体现自我反思,情感表达单一 D.语言凝练有力,句式整齐,增强诗歌的控诉力度与感染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氓 《诗经 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①氓:民,此处指求婚的男子。②蚩蚩:憨厚的样子。③布:古代的货币,此处指布匹。④贸:交换。⑤匪:通“非”,不是。⑥谋:商议,此处指商议婚事。⑦愆期:延误婚期。⑧垝垣:倒塌的墙壁。⑨复关:地名,此处指男子居住的地方。⑩卜筮:占卜,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咎言:不吉利的话。 贿:财物,此处指嫁妆。 沃若:茂盛润泽的样子。 耽:沉溺。 说:通“脱”,解脱。 徂:往,到。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渐:浸湿。 帷裳:车两旁的布幔。 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