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4721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13428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13课,国共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概念解析:国民革命是指 1924 至1927 年,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其高潮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哪两个党共同领导: 目的: 大革命高潮: 北伐战争目标: 国民党、共产党 反帝反封建 北伐战争 推翻军阀,统一全国 第15课 国共合作 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学习目标 1.知道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国民革命发生的时间、过程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北伐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壹 国共齐心促合作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一、国共齐心促合作 材料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下失败,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材料二:当时的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痛感有彻底改造的必要。———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 【任务一:史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国共合作的背景。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受挫,共产党需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②国民党:革命斗争多次失败,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 ③共产国际: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中共三大 ·时间: ·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一、国共齐心促合作 1923年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 一、国共齐心促合作 【任务二:读图说史】简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等方面描述) 国民党一大 ·时间、地点: ·参会党员: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国民党一大 知识链接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的演变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方法手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一、国共齐心促合作 贰 国共同心出成果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工农革命 二、国共同心出成果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校名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任务三:读图说史】简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军校总理(创建者) 校长 政治部主任 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二、国共同心出成果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校名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看黄埔军校大门的一副对联,你认为这样的办学理念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