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整体感知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 生产资料所有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目: 市场调节 01 02 第二目:市场缺陷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03 第三目:市场体系 【课标要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P15段一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两种体制分别是什么?P15段二 3.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P16段一 4.市场调节的优点?P16段二 5.市场调节的缺陷?P19-20 6.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重要地位?P17-18 7.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P18段二三 1.3 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自主学习】阅读P14-20,思考以下问题: 思 1.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矛盾 需求无限性 要求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目的 以少的投入 生产多的产品 获得大的效益 资源有限性 一、市场调节 展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手段 计划 市场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 “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注意:决定性作用 ≠ 唯一/全部作用 注意: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先后之分,没有谁更科学。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历程 2022年 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链接: 观看视频:说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这种关系。 供不应求 物以稀为贵、价高者得 买家竞争、卖家市场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资源流入 生产扩大 需求减少 供求平衡 供过于求 货多不值钱、物美价廉 卖家竞争、买家市场 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资源流出 生产缩小 需求扩大 供求平衡 价格上涨了,资源如何流动? 价格下降了,资源如何流动? 思考: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300元/千克 三年前的阳光玫瑰 近几月的阳光玫瑰 10元3斤 评 注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需求量 价格 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上涨,需求减少 价格下跌,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 供给量 价格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价格上涨,增加供给 价格下跌,减少供给 供给曲线 知识拓展: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曲线关系 评 (反方向) (同方向) (点移动) P价格 Q需求量 O D D1 D2 需求变动曲线 D→D1:价格不变,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水平移动; D→D2:价格不变,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水平移动; → ← (价格保持不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由消费者收入、偏好、产品质量、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线移动) P价格 Q供给量 O S S1 S2 供给变动曲线 S→S1:价格不变,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