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为治水坚持不懈,公而忘私,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个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2.舜推举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3.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下图出土的文物可共同印证( ) A.中原地区文明领先 B.中华龙文化已定型 C.玉器制作方法成熟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5.中国历史上有先王禅让的传说。下面三位人物与这一传说有关,他们在位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6.小历要写一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的论文,他可以搜索哪些关键词来查找资料( ) ①私有制 ②阶级 ③国家的产生 ④畜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河南平粮台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条上宽下窄的城内沟渠,沟渠底铺的陶水管道节节套扣,且城内高于城外,沟渠排向城外壕沟。这表明,当时( ) A.排水技术先进 B.水利灌溉发达 C.城市管理完善 D.城市规划先进 8.《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其治水成功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B.推动了“家天下”的出现 C.奠定了我国华夏族的基础 D.有利于青铜农具的推广 9.据表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是( ) 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地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典型文物 玉器、竹器编织、陶器 黑陶、玉器、骨刻文字 彩陶、玉雕、冶钢坩埚 A.领先世界 B.相对封闭 C.多元一体 D.发展缓慢 10.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936年首次被发现。良渚遗址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其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主观想象与推断 C.文献记载 D.古城、宫殿、水利工程、玉器、墓葬等考古发现 二、填空题 11.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 ,炎黄联盟形成。 12.良渚古城遗址位于 ,距今约 年。古城由 、内城和外城组成,社会的阶级分化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13.炎黄联盟 1.背景: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黄帝、 等部落。 2.形成 (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 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在 一战中大败东方蚩尤部落。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自称为“ ”。 14.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5.禅让制的含义: 。 三、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轨迹……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 材料二 文献记载,炎帝发明农业、医药、交易、纺织、陶器、房屋、音乐、舞蹈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黄帝在继续推进炎帝发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