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试卷 历史(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是蒋廷黻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目录。据此判断,这一章节主要记述的是( ) 第一节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第五节不平等条约开始 A. 鸦片战争 B. 三元里抗英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 2.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 办事果敢,善于合作 B. 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C. 清正廉洁,卓有成效 D. 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3.19世纪中期,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英国在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南京条约》 4.“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材料反映的是( ) A. 政权的初步建立 B. 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C. 农民运动的失败 D. 领导人的争权夺利 5.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6.19世纪60-90年代,长江上频繁出现外国军舰的身影,它们不仅是军事存在,更是心理威慑的工具。这种“浮动的炮台”使得清政府在内政外交上不得不更加屈从于列强意志。这一状况始于( ) A. 《南京条约》签订 B. 《天津条约》签订 C. 《北京条约》签订 D. 《辛丑条约》签订 7.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作用。回顾历史,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 ) A. 西域都护 B. 伊犁将军 C. 驻藏大臣 D. 行省 8.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洋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1863年,曾国藩派容闳出国购买“制器之器”。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 采用西式练兵技术 D. 唤醒民众救亡意识 9.为应对1894年的战争对中国政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中国人提出了(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C. 实业救国 D.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0.《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 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C. 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 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见图)。他们宣传的主流思想是( ) A. 中体西用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 维新变法思想 D. 君主立宪制思想 12.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 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 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3.如图反映出民国初年( ) A. 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 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C. 军阀割据贯穿始终 D.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14.1916-1928年,国家元首共更换8次,内阁则有32届,34人出任过国务总理,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