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9065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考点专练-物质推断(含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895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考点,专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专练:物质推断 考点 物质推断解题思路 推断题常见题眼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固体 Cu、Fe2O3 、P(红磷)、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黑色固体 C、CuO、铁粉、Fe3O4、FeO、MnO2 暗紫色固体 KMnO4 蓝色固体 CuSO4·5H2O、Cu(OH)2(蓝色絮状沉淀) 白色固体 CuSO4(无水硫酸铜)、KClO3、P2O5、P(白磷)、KCl、NaCl等 黄色固体 S 蓝色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溶液 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 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无色气体 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NH3(可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SO2(大气污染物)、H2S(有臭鸡蛋气味)、HCl(盐酸溶液的溶质) 淡蓝色火焰 S在空气中燃烧,H2燃烧 蓝色火焰 CO、CH4燃烧 蓝紫色火焰 S在氧气中燃烧 (二)常见反应特征 反应特征 物质 (1)AB+C A一般是H2O (2)AB+C A一般是CaCO3 (3)A+BC 一般A、B是C和CO2 (三)变化判断 现象或特性 物质(化学式) 白色且不溶于酸的沉淀 BaSO4、AgCl 红褐色絮状沉淀 Fe(OH)3 蓝色沉淀 Cu(OH)2、CuCO3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 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 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CO2 使黑色 CuO 变红 / 使红色 Fe2O3 变黑 气体H2 或CO,固体C 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 空气 使燃烧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 O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O2 使火焰熄灭的气体 CO2 或N2 使白色无水 CuSO4 粉末变蓝的气体 水蒸气 在 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 Fe 在 O2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Al、Mg 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氨气(NH3)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离子 试剂、方法 实验现象 酸(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取少量试剂加入活泼金属(如Zn粒) 有气泡产生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碳酸盐(如Na2CO3、CaCO3) 有气泡产生 碱(OH-)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蓝 ②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可溶性铜盐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 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BaCl2溶液 酸化后无现象,加入BaCl2后产生白色沉淀 CO32-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NH4+ 加入强碱,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Fe3+ 加入强碱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Cu2+ 插入铁丝(或加入强碱溶液) 铁丝附有红色物质(或产生蓝色沉淀) (2025秋·浙江台州期末)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鉴别,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 过滤 。 (2)某同学发现溶液A呈红色,推断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请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 (3)实验中能表明加入的HNO3已经足量的现象是 再加入稀硝酸,不再有气泡出现 。 (4)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 。 流程图 1、(2025·浙江金华二模)同学们通过学习,总结了物质鉴别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此图尝试着对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三种物质进行了鉴别。 【思维导图】 【实验过程】 Ⅰ取A、B和C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少量待测液体。观察发现均为无色透明溶液。Ⅱ分别往三只试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