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 第四章 水与人类 1-3节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4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于9月16日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登陆,给全市带来了狂风暴雨。台风和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水汽输送、降水 B.降水、水汽输送 C.蒸发、水汽输送 D.水汽输送、蒸发 2.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毫升 B.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C.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D.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 A.揭开啤酒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4.在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既能改变氯化钠的溶解速度又能改变其溶解性的是( ) A.搅拌 B.加水 C.加氯化钠 D.酒精灯加热 5.如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6.下列有关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B.被溶解的物质称作溶剂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做溶质 D.碘放在水里会形成碘水 7.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②矿泉水是一种常见的溶液;③肥皂水属于乳浊液;④泥浆水是悬浊液,泥是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8.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B 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C 溶液 溶质 溶剂 D 浓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含义是( ) A.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了36g氯化钠 B.20℃时,100g溶剂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饱和 C.20℃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为36g D.20℃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了36g氯化钠 1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在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在50克水中加入15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A.m液:m质=13:3 B.m液:m质=10:7 C.m剂:m质=10:3 D.m剂:m质=5:1 12.要将室温下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溶质为氢氧化钙)变成饱和溶液,小乐选择了如下方法: ①加入水;②加入氢氧化钙固体;③降低温度;④升高温度。 其中可行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现需配制100g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A.计算:称量硝酸钾5g、量取水100mL B.称量:托盘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硝酸钾 C.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 D.装瓶:有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蒸发 B.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C.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15.某同学在一定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