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01 02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0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导入 想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可光用眼睛看,总觉得说不准。 大家有没有办法准确说出物体的长度? 用尺子量! 很久以前,人们是怎么量长度的? 合作探究 探究1 探究测量,发现统一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 他们用庹(tuǒ)、拃(zhǎ)等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合作探究 1庹(tuǒ) 把展开双臂后两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庹”。 合作探究 1拃(zhǎ) 把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拃”。 1个脚长 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合作探究 请大家模仿“伸开双臂”“张开手指量”的动作。 学习任务 合作探究 量大石头的宽度,就用“庹”;量短一点的东西,用“拃”。 这块石头2庹宽。 这块布有5拃长。 这根竹竿有4个脚长。 合作探究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有5拃长。 有3拃长。 合作探究 小组内,每人用自己的“拃”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量的时候,手指要紧紧挨着,每拃尽量均匀;记录下“自己量的是几拃长”。 小组活动 每拃尽量一致。 合作探究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我量的课桌,有5拃长。 我量的是3拃长。 我们组还有人量了4拃! 合作探究 量的是相同的长度,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拃”的长度不一样! 小 提 示 为了便于比较和交流,测量时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合作探究 探究2 认识厘米 合作探究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合作探究 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 尺子上面的数字称之为刻度。 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表示“起点”。 合作探究 下图是一把尺子的一部分,每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 1厘米 还能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小 提 示 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合作探究 拿出尺子,试着用手拇指和我食指捏一捏,比划1厘米的长度。 学习任务 厘米 厘米 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 。 合作探究 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宽大约1厘米。 便利贴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合作探究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是( )厘米。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 0 5 纸条有5厘米长。 5 合作探究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第一步,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这样才能从0开始数。 第二步,让直尺和物体紧紧靠在一起,不能歪。 第三步,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直尺上的哪个刻度,这个刻度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变式深化 探究3 巩固与应用 变式深化 用庹或步作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它的长度。 小组合作:选一个感兴趣的物体(比如教室的黑板长度、窗户宽度、过道长度等),用“庹”或“步”量一量,再和同桌交流测量的感受。 变式深化 用庹或步作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它的长度。 我用庹量黑板,量了3庹,但同桌量的是4庹,因为我们的手臂长度不一样。 用步量教室门到讲台的距离,我走了5步,同桌走了6步,因为我们的步长不一样。 测量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结果才会更准确。 变式深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