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0782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3415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 cover
机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活动一:勤积累,传递文化的星火 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组织“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宇和小雯邀请你参与。 A.近年来,“考古热”、“非遗热”、“文创热”心i然成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 生机盎然。在“何以东方美”主题文化沙龙上,嘉宾们分享了真知灼见。作为北京中轴线申 遗工作的见证者,民盟中央领导宋慰祖深有感触:“B.中抽线是一条不断发展、传承的城市 文脉,是凸显‘东方之美’的标识和纽带。”美哉东方,美在人文。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 发新的时代光彩,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从北京中轴线出发的“何以东方美”,将 在持续的行走与对话中,奏响与时代共振的“文化交响”。 1.(2分)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后,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wèi( )然成风 (2)真知灼()见 2.(2分)小宇对《经典常谈》里面的造字法知识很感兴趣,他从材料中选出四个字,请你从 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角度选出不样的字() A.城 B.焕 C.北 D.振 3.(2分)小雯根据材料内容撰写了一副对联,请你用提供的词语,把下联补充完整。 文明 华夏陈章雅意同扬 上联:古韵新声,共鉴东方魅力下联: 4.(3分)小宇阅读材料,发现A句标点有误,BC两处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A. B. C.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5,(3分)小雯作为学校电视台记者去采访宋慰祖主任,请你补金她初拟的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宋慰祖: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①: 问题②: 6.(8分)古典诗文是浸润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记录着跌宕人生与万千情怀。 谪守江湖时,它可以是“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豁达自适(《醉翁亭记》); 漂泊孤旅时,亦有“② ,人迹板桥霜”的晨霜清冷(《商山早行》)。面对际遇 浮沉,我们读懂“ 月有阴晴圆缺”的通透(《水调歌头》):在困境中呐喊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行路难》)。它承载着“⑤ ,湘 水无情吊岂知”的寂寥悲悯(《长沙过贾谊宅》),也镌刻着“⑥ ” 肯将衰朽惜 残年”的铮铮铁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而那份超越时空的共情,化作“⑦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天地境界(《湖心亭看雪》);历经沧桑后的顿悟,化作“沉舟 侧胖千帆过,⑧ ”的新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活动二:会研读,品鉴文化的魅力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古诗赏析(4分) 舟中 范仲淹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注释】手击船边,用作歌吟节拍。 7.(2分)同样写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月影比作玉璧,本诗将月比作“ ” 8.(2分)“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意境幽美,请说一说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 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可楼记 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