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1414

福建省漳州双语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1-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5661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月月,解析,试卷,历史,漳州
  • cover
高二历史月考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西周姬姓诸侯中的大国,在分给一定范围的封疆土著人民的同时,还分得 有殷贵族和某些方国的贵族以及世袭官职的贵族”,但是,“同时所封的姜姓齐国,虽是 大国,却是有分土,亡分民,没有分得旧贵族。”这表明西周实施分封制时() A.周天子与齐国关系疏远 B.统治者构建中央集权政体 C.存在分封标准的差异性 D.凸显诸侯之间的权力制衡 2.《商君书·君臣》中说:“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 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商鞅的这一思想()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 C.旨在加强社会基层教化 D.维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3.2014年6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悬泉置遗址作为其中唯一的驿站遗址入选其中。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 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 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 些措施() 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B.有利于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C.有利于保障政令畅通 D.有利于邮传制度全国推广 4.“汉承秦制,冠服尚黑”,但增加“刘氏冠”。“刘氏冠”实为竹皮冠,《史记·高祖本纪》 载刘邦微时“以竹皮为冠”,称帝后将其制度化。《汉书·高帝纪》规定,“爵非公乘以 上不得冠刘氏冠”。汉初实行“刘氏冠”制度意在() A.弘扬儒家等级观念 B.强化皇权统治秩序 C.化解诸侯王国矛盾 D.带动社会风俗革新 5.北魏初期在官吏作风上以酷吏为主,而到后期完成一系列改革后,则以公正奉职、严格 执法的良吏为主,统治者对官员的治政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北周时期继续改革,在吏治 上胜于北齐和南朝。这() A.保证了北朝政治清明高效运作 B.为北方统一南方奠定基础 C.促进了北朝官员考核机制完善 D,推动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 6.撰写判文(政府行政裁决文书)是唐朝官员入仕升迁的必备技能,因此,当时社会上“以 判为贵,故无不习熟。而判语必骈俪,今所传《龙筋凤髓判》及《白乐天集·甲乙判》 是也”。后世“世俗喜道琐细遗事,参以滑稽,目为花判”也是“以判为贵”的遗风。 这一现象() A,导致了文化重心的不断下移 B,反映出文学素养是选官首要标准 C.助推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D.有效提升了官僚集团的政治素养 7.明后期为克服地方都、布、按三司分权过甚,无法应付处理地方突发或重大事件的缺陷, 中央陆续向各地派遣巡抚、总督,将一地之行政、监察、军务诸政集中于督抚身上,使 其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官员。这一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 B.保证了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C.体现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D.打破了山川形便为惯例的划分 8.下表为19世纪中后期晚清部分地区绿营旗人武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