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1420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说课稿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86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必修,选择性,2019,地理,气压带
  • cover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节内容是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的内容。我将从说课标和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设计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课标和教材 新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新教材 大气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一个要素,其性质和运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本节内容是在对大气性质和运动基础之上的深化,是联系大气与气候的关键,深入理解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有助于学生对气候的分析。 说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及区域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综合其他因素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 【地理实践力】运用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能初步判断理解各种气候类型,对气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和评价。 【人地协调观】了解不同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学会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地图法: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来分析不同区域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形成的影响。 (2)引导启发法:引导学生以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知识迁移到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从海陆风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探究不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从东非高原上得动物迁徙进行视频导入,形象直观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图片展示不同的气候景观为学生学习拓展地理视野。 学法 问题解决法:根据教师设置的情景,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在教师的知道下,积极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法: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归纳,分享,总结升华,完成知识的建构。 说教学过程 情景视频导入 以东非高原动物的迁徙视频,导入新课,引发探究问题:、 (1)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2)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设置问题,展开教学。 新课教学 温故知新:展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顾风带、气压带的形成。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所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合作探究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材料1撒哈拉沙漠炎热干燥,材料2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设计意图:抛出两个问题材料,让学生对比分析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差异性因素。 并归纳出赤道低压控制下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分布。 合作探究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组探究:西欧和中欧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气候成因。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总结并归纳出西风带控制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分布。 思考:根据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推测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 设计意图:教师点评,并阐述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举例说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 活动探究: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设置问题: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a.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b.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到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a.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b.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