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3992

河南省平顶山市三六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82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11月,答案,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参照机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限制 B.通商口岸的开放 C.鸦片战争的冲击 D.禁烟运动的开展 2.下表是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表。该表可以用来研究鸦片战争的 国别 参战士兵人数(人) 武器状况 船舰状况 中国 91680—200000 竹制火铳 木质风帆、桨橹 英国 19000 燧发速射枪 风帆战列舰、蒸汽武装轮船 A.爆发背景 B.战争过程 C.失败原因 D.历史影响 3.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年广州牛栏冈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A.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D.广州城尚未开埠通商 4.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两个纲领性文件,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 A.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未能付诸实践 C.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D.主张学习西方 5.太平天国多次拒绝外国的侵略要求,抗击洋枪队。同时进行东征、西征,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 第1页(共6页) A.具有反侵略反封建性质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6.1860年,曾国藩提出“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宣扬民主革命思想 D.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7.下图是《马关条约》赔款分配的示意图。据此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后 ①陆军扩充费3775万两,占赔款总额的15% ②海军扩充费9205万两,占赔款总额的35% ③临时军费5232万两,占赔款总额的20% ④海军补充基金1987万两,占赔款总额的8% ⑤其它5801万两,占赔款总额的22% A.列强竞相争夺在华势力范围 B.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日本对外侵略野心继续扩大 D.东亚政治秩序彻底崩溃 8.中法战争爆发后,一名业已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名“老将”是 A.葛云飞 B.冯子材 C.左宗棠 D.聂士成 9.下面是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据此可知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B.中国东部边疆危机四伏 D.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现象 10.下列两张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近代新闻出版业发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 11.下表是十九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要活动。由表可知,他们都主张 康有为 组织公车上书,创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梁启超 撰写《变法通议》,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 严 复 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维护专制 B.革新技术 C.变法图强 D.武装起义 12.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一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国内阶级矛盾 B.清廷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C.中外民族矛盾 D.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1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上述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张是 A.三民主义 B.变法维新 C.民主和平 D.民主科学 14.辛亥革命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