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女如玉,洵美且异 ———《孔雀东南飞》《氓》联读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课下注释、古汉语辞典等,自主学习,写下疑问,提出问题。 2.画思维导图,梳理《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歌的重要情节,比较两位女主人公的境遇。 3.引用原文,细读文本,剖析卫女和刘兰芝的形象,概述女性的人格魅力,探寻塑造之法,完成情境任务。 4.探寻爱情悲剧根源,认识诗歌的当代价值,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重难点: 1.画思维导图,梳理《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歌的重要情节,比较两位女主人公的境遇。 2.引用原文,细读文本,剖析卫女和刘兰芝的形象,概述女性的人格魅力,探寻塑造之法,完成情境任务。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学习小组代表讲解或运用智慧平台展示相关文学知识。 (二)小组代表展示《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歌的情节思维导图。 (三)小组代表就字词意义、语法现象、文本读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板书),谈谈读后的感受。 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梳理补充。 (一)知识支架: 1.《诗经》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雅” 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诗经》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优美,韵律自然和谐,写景抒情都富有艺术感染力,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2.汉乐府民歌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情节思维导图 1. 2.《孔雀东南飞》故事情节 兰芝请遣———仲卿求情———夫妻誓别———兄长逼婚———双双殉情———合葬化鸟 (三)学习小组代表提出阅读这两首诗时遇到的问题,用一两句话谈谈读诗的感受。 (不想谈恋爱结婚,更不想生孩子……) 三、本课时情境任务 近期,我校将举办“三月春天”读书月活动,我们班将负责策划文化长廊中“最美女性”诗词画展板块;我们将通过以下活动,走进《氓》与《孔雀东南飞》,从卫女、刘兰芝出发,探寻女性的价值,完成“最美女性”诗词画展展板。 (一)学生活动一: 细读文本,分别从两首古诗中找出能够体现卫女和刘兰芝女性之美的句子,深入分析,总结塑造之法,探讨选择配图的理由。 例如:外表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同样是描写卫女和刘兰芝外在美,二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氓》比中有兴 《孔雀东南飞》比中有赋,极尽铺陈。 内在美 卫女与刘兰芝在面对“遣归”时,体现出怎样的人性美 卫女面对“婚裂”: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耽”字能看出,卫女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曾经沉溺爱情,一度迷失自我,她在反思中清醒。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已”反映卫女与氓一刀两断的决心,“焉哉”更加强了语气。从恋爱到婚变,卫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