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2025.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浙江余杭长命乡反山墓地十一座良渚墓葬发现随葬品1200余件,玉器占90%以上,包括刻有完整“神人兽面纹”的玉琮王、玉钺王等国宝级文物。其中一墓仅玉璧即达53件,最大的一件玉琮重6.5公斤。据此可知,当时余杭地区 A.玉器制作水平领先其他地区 B.与其他文明存在文化交流 C.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D.出现较为明显的阶级分化 2.仔细观察图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西域开始纳入中央管辖 B.经济重心逐渐向东、南转移 C.大一统局面再次短暂出现 D.说明了明代法律实施的宽松 3.秦汉以来,佃农一直是世家大族的私属。直到唐代,佃种大地主庄园的农民仍多“王役不供,簿籍不挂”。赵宋立国后,把客户登录簿籍,从而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的户籍权得 到承认,同别的编户齐民有了平等的关系。据此可知 A.唐代士族地主势力进一步膨胀 B.唐代佃农与地主是单纯的纳租关系 C.宋代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遏制 D.宋代政府对佃农的控制力有所增强 4.元朝皇帝不行常朝,每年仅在元旦、皇帝生日及某些大庆典时举行“朝贺”,平时并无接见百官的法定制度。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主要机构每日正常议政,处理日常政务。这种政治体制 A.容易导致大臣专权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C.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D.提升了官员们的执政素质 5.明太祖曾颁布诏令:以往因战乱“而为人奴隶者,即日放还”;下令由朝廷代为赎还因饥荒而典卖的男女。同时,《大明律》还规定,除官僚外,“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从良”。上述法令 A.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等级秩序 B.适应了明初社会的发展状况 C.体现了明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开创了律令同效的司法先例 6.表1是出版于19世纪四十年代著作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以印证当时 表1 材料 出处 “(火车)天马天驴,如翼自飞”,“(轮船)翻涛喷雪,溯流破浪,其速如飞。” 魏源《海国图志》 “莹为此书,盖惜前人之误,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姚莹《康輶纪行》 “(美国)民定其议”,“民心之公”,“终未尝以人变法”;“(总统)限年而易”、“殚竭精神”、“力守其法”。 梁廷枏《合省国说》 A.政府逐渐认清世界发展大势 B.近代外交观念渐趋形成 C.向西方学习的程度走向深入 D.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7.表2为近代以来颇具影响力的著名言论,其出现的正确顺序是 表2 序号 言 论 ① 本志诋孔,以为宗法社会之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未尝过此以立论也。 ② 西人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务、造船、制器。 ③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④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8.“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上述论断 A.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B.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新要求 C.顺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形势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9.1943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