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9551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448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卷,历史,期中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a 回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检测答题卷 可辆 27.(1)朝代: (1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制度: (1分)。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2)西周政治制度: (1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亦。 (3)秦地方制度: (1分) 先效拼分校图态锦器:弃兰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4)秦政治制度: (1分)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5)主父偃建议: (1分): 1 [A][B][C][D] 6[A][B][CJ[D] 11[A][B][C][D] 16[A][B][C][D] 21[AJ[BI][C][D] 2[A][BJ[C][D] T[A][B][C][D] I2[A][B][C][D] 17[A][B][CJ[D] 22[AJ[B][C][D] 货币: (1分); 3[A][B][C][D] 8[A][B][C][D]I3[A][B][C][D] I8[A][B][C][D] 23[AJ[B][C][D] 4[A][B][C][D] 9[A][B][C][D]14[A][B][C][D] I9[A][B][C][D] 24[A][B][C][D] 5[A][B][C][D] 10[A][B][C][D]15[A][B][C][D] 20[A][B][C][D] 25[A][B][C][D] 思想上接受 建议(1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7分,第27题9分,第28题9分,共计25分) 正统思想: (1分) 26.(1)图 (1分): (1分): 28.(1)核心思想: (1分): 原始居民: 教育主张: (1分): 说明: (1分) (2)图5: (1分): 政治主张: (1分)。 (2).学派: 图6: (1分)。 (1分): (3)两个标志: (2分,顺序不能颠倒)。 思想: (1分) (3)《人与自然》: (1分) 《法制空间》: (1分) 《教育论坛》: (1分) (4)观点: (1分) a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暑假期间,小华同学跟父母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看到了炎黄二帝的塑像和相关介绍,于是回到家后写了一篇观后感。其题目最有可能是( ) A. 早期猿人 B. 人文初祖 C. 半坡遗址 D. 良渚古城 2. 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 《北京人生活状况》纪录片 C. 知名历史学家的著述 D.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3.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4. 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 )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琮 A. 先进丰富 B. 稳定发展 C. 多元一体 D. 民族交融 5. 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 A. 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B. 农业生产技术较先进 C. 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 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6.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7. 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下边流程图反映了( ) A. 各部族的统一 B. 大禹治水 C. 禅让制的实行 D. 华夏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