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在下列物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轨 B.水 C.空气 D.真空 【答案】A 【知识点】熟悉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详解】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真空不能传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答案】B 【知识点】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详解】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声音不超过90分贝,当声音的响度超过90分贝,会影响听力,所以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D 【知识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因此不能传声,所以,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声呐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答案】D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详解】ABC.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用声呐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用次声波预报海啸,都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去除眼镜上附着的灰尘、油污等杂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医院周围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教室内保持安静 D.在道路两边种树 【答案】C 【知识点】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医院周围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上课时教室内保持安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在道路两边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答案】B 【知识点】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详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花样游泳被誉为“水中芭蕾”,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员在水面和水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运动员头部浸没在水下的时候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是因为声音先后通过以下哪些介质传到耳朵( ) A.空气、水 B.水、空气 C.空气、岸边 D.岸边、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详解】扬声器放置在空气中,它发出的声音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面,再通过水传播到运动员耳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用力敲铜锣,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