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部分学校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Ⅰ 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容貌焦虑 ①又是开学季,又有不少大学新生上演“开学容貌焦虑”,社交网络上关于“大一新生如何变美”之类的视频又“体贴”地涌现。只是,越“体贴”,越焦虑。早在2021年,中青校媒对全国两千多名高校学生进行了容貌焦虑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 ②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容貌焦虑是正常的,它体现个体对美的追求,与个体的审美感相关,而个体的审美感是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过度的焦虑不仅会造成审美观的扭曲,还会影响身心健康。比如,有人为了追求瘦而在进食后催吐,有人因过度节食而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有人追求“极端美”去做“精灵耳”“颅顶增高”“小腿神经切除”之类的另类整容手术。凡此种种,都是以健康换美貌。 ③“爱美”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可为什么这个时代格外夸大颜值的重要,以致让人为此焦虑 是什么力量在助推容貌焦虑呢 ④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形象比文字能更快地吸人眼球。为了流量,互联网制造容貌偶像,“饭圈”文化又将这些偶像推到顶流,青少年一代宣称“颜值即正义”;小视频直播的盛行,让一批不一定具备相应修养、知识、品行等内在素养却拥有高颜值、网红脸的博主一夜爆红,日进万金,这样的现象放大了容貌的重要性;医美行业快速发展,医美市场急速开拓,“为美而生”“有颜值才有幸福”等一些医美机构的宣传广告挂在许多居民楼的电梯间,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普通人的容貌焦虑;甚至某超市将由小到大的衣服尺码“S、M、L、XL、XXL”分别比喻为“瘦、美、烂、稀烂、稀稀烂”,以此噱头招揽顾客。人们一边被焦虑一边制造焦虑。 ⑤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积极应对当下这个看脸的时代呢 ⑥渴望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你,不要让自己困于"提升颜值"这一个维度中,要保持正确而客观的审美意识。我们要学会接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情绪,善待自己的爱美之心;要学会发现他人的美、学会发现心灵的美、生活的美,这比一味地将眼光聚焦于自身容貌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我们还需要接纳自己身上的不完美,一个人只有由衷地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才有足够的热情和力量接纳这个世界的美好,拥有一颗善良、坚定而温暖的心。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奇葩说》辩手詹青云,乍一看她,貌不惊人、瘦瘦弱弱,可一旦开口讲话,她整个人就闪闪发光,那是无论用什么化妆品或美颜滤镜都无法表现出来的人格光芒,那光芒与智慧、格局、从容相关。对她的魅力,有一个高赞的评论,"有内涵的魅力很可怕,我被征服的时候,以前的审美都不算作美了",表达了内在魅力的力量。 ⑧如果把眼光稍稍放长远一点,你会知道所谓的"盛世美颜"终将随时间而流逝,而那内在的魅力会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并历久弥芳。 1.关于"容貌焦虑"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